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育启蒙论视野下的方东美审美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7-10-07 19:23

  本文关键词:美育启蒙论视野下的方东美审美价值观


  更多相关文章: 方东美 启蒙论 美育 价值统会


【摘要】:20世纪前30年的中国美育在启蒙论主题下,展开为以审美工具论为基础的功利主义和以康德真善美价值三分为基础的非功利主义两种走向,并没有完成新民的美育目标。方东美的审美价值观则以维护真善美价值统一为最高目标,审美通过美以启真、美以携善、内在超越等方式呈现为价值统会的圆融之境。尽管方东美的审美价值观带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但他以现代性危机作为言说背景的生命理想,对于现代美育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方东美 启蒙论 美育 价值统会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美学家对台湾美学的影响研究——以朱光潜、方东美、宗白华为中心》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从蔡元培及中国美育启蒙论说起1901年,蔡元培在《哲学总论》中第一次从西方引入“美育”概念,并将美育界定为“情感之应用”。①关于这个概念,1931年蔡元培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中回忆说,是从德文asthe-tiche erzeihung翻译过来的,而这个词正是西方美育第一人席勒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灿;;被忽视的另一面——谈“三礼”中尊重女性和子女的思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陈清茹;;试析关于吴稚晖退出西山会议的原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杨实生;;晚清社会转型下农本思想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4 原丽敏;;功用与审美——论梁启超与王国维之文艺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5 李雪;;蔡元培美育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寇鹏程;;陈独秀学术思想“蜕变”的现代性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朱洪举;;“经”应如何阐释——论徐复观的“天命”解中隐含的经典阐释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贺志朴,霍艳霞;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思想的逻辑发展[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9 朱成甲;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兼论北大与教育救国、文化救国思潮的内在联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张林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30年代文学的都市生存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思信;;“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武守志;;关于大学的常识宣示[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程柳;;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及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刘平平;;高山仰止——论张元济先生对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贡献[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丁海彬;耿宁;;由《哈姆雷特》的王位纷争小窥兄终弟及的伦理沿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四)——简论管理学规律、文化之理论关系[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兼论清末民初国人英语观的嬗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9 张静;;20世纪上半期的“过渡时代”观之嬗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钟芳华;徐复观文化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书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内隐情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西军;关于上海市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同;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设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洁;20世纪初《红楼梦》研究析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娜;沈家本民商法思想解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燕玲;早期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宪容;方东美比较文化哲学探究[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2 魏群,宛小平;从比较朱光潜与方东美悲剧观之异同看艺术和道德的关系[J];学术界;1998年04期

3 易宪容;;情与理的交融——论方东美的人的学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4期

4 易宪容;;情与理的交融——论方东美的人的学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4期

5 潘知常;从“教化”到“美育”——近代美学思潮札记[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6 李红,刘兆吉;美育的直接心理效应[J];宁夏教育;2000年04期

7 李惠敏;浅论德育与美育的关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朱光潜;柏拉图谈美育[J];美与时代;2004年08期

9 王晓华;方东美生命美学的建构理路、意义和局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徐端午;;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端午;;厦门大学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宛小平;;论方东美生命、美和宇宙三位一体的建构[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5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道刚;;通往内心之路——孔子美育目的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7 李奇茂;;由视觉审美观点剖析现代伦理生活[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8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周扬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前的讲话要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10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2 蔚志建;“继续”美育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3 周星;美育应走向审美情感教育[N];学习时报;2006年

4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 陈友峰;正确认识“美育”[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6 楼昔勇;倾心尽力为美育[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王毅 傅晓微;“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论么?[N];文艺报;2005年

8 曹晖;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N];光明日报;2009年

9 仲呈祥;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年

10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了英;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D];暨南大学;2010年

2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年

3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冠青;方东美生命美学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3 吴匕;美善相乐[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晓冬;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其当代价值[D];贵州大学;2006年

5 王振君;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崔悦;当代中国审美泛化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7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8 曲丽娟;美育与现代审美人格重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傅前景;当代中国农民审美心理特点及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神慧;美育:与众声协奏——当代美育与大众媒介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89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89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