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视域中的审美趣味及其发展趋向
本文关键词:消费文化视域中的审美趣味及其发展趋向
【摘要】:消费文化是在现代消费社会兴起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它构成了消费社会的本质,是消费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具有消费的文化化和文化的消费化双层涵义。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各种审美对象相对稳定的主观情趣、兴味、爱好、态度和鉴赏力,在当今社会不断扩延的消费文化体系中,由于消费因素的介入,使人们的审美趣味具有功利性的特征,并呈现出多元化、时尚化和感性化等发展趋向。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审美趣味 视域 发展趋向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接受研究”(W2012219) 鲁迅美术学院院级科研课题“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接受研究”(20111mzr01)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作为今天西方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再生产模式’消费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席卷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它渗透并影响着人们文化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于审美趣味的追求。从消费文化的视角研究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及其变化发展,纠偏存正,对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德胜;;美学的改变——“感性”问题对中国美学的意义[J];文艺争鸣;2008年09期
2 王德胜;;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继华;;宜:李渔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朱宏力;;哈狗帮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晓波;消费社会的白色噪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齐晓雨;J·希利斯·米勒的重复观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敏;符号学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元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与陶东风教授商榷[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2 毛崇杰;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评“新的美学原则”[J];文学评论;2005年05期
3 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J];文艺争鸣;2003年06期
4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容培;;审美趣味的提升与重塑[J];理论与创作;2005年06期
2 马凤霞;;浅谈艺术教育中审美趣味的培养[J];戏剧文学;2006年08期
3 洪映萱;;花、茶、酒及其他——论宋人的审美趣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高春民;;介于雅俗之间的审美趣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吕立群;;审美趣味批评——审美愉悦走向崇高的中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徐华春;胡翔;;建国17年与“文革”时期“大众化”审美趣味对比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7 田忠辉;;“80后”与“90后”:网络一代审美趣味的流变与生成[J];文艺争鸣;2011年16期
8 巫洪亮;;“趣味”的角逐——论“十七年”诗人审美趣味的重塑及危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张尔进;;试论我国人民的审美趣味及其发展——与郭绍虞、王文生两位同志商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10 张宏梁;论天趣——审美趣味探索之一[J];学术论坛;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志荣;;论梁启超的审美趣味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崔梅;;儒家辞令艺术及其审美趣味[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杨琳;;小学低年级音乐审美趣味培养的探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王济民;;毛泽东的审美趣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5 秦湘麟;;戏曲丑角表演艺术的审美趣味与品位[A];中国演员(2014年第2期总第38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运城市盐湖区北街小学 李娟;论如何提升小学音乐的审美趣味[N];科学导报;2011年
2 洪治纲;网络文学的基本伦理与审美趣味[N];文艺报;2009年
3 铁凝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应警惕审美趣味走低[N];人民日报;2010年
4 陈崎嵘;呼吁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N];人民日报;2013年
5 陈崎嵘;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亟待建立[N];太原日报;2013年
6 李进书 王凡;作家与读者应保持怎样的关系[N];河北日报;2007年
7 《文艺报》副总编辑 王山;让梦想照亮现实[N];光明日报;2014年
8 戴冠青;从文学消费到精神提升[N];文艺报;2004年
9 丁亮;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四点思考[N];经济日报;2012年
10 ;从“土豪”到“贵族”[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立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幼稚化审美趣味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郜静;英国近代经验主义美学的审美趣味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黄媛;从中国20世纪的插画看大众审美趣味的变迁[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杨微;女性服饰妆容与唐代审美趣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丽;宋元山水画审美趣味之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力;两晋士族审美趣味与文学创作[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闫兵;音乐审美趣味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毛卓尔;论当代中国的人性发展与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齐一蔚;东西方审美趣味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范海星;明中期至清中期瓷上人物画的审美趣味[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91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9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