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超越
本文关键词:论审美超越
【摘要】:自由是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追求并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喧嚣的现实物质生活中寻求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超越物欲走向自由是本篇文章探讨的重点。本文从超越实用功利、超越道德层面、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及超越自我四个角度,来解决如何达到审美超越的自由境界问题。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超越 道德 主客二分 类意识 自由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人的身体与蝴蝶的双翼又有什么两样呢?如果在活着的时候,不能自由飞翔,展现这一片赤诚的身心,让我们成为宇宙众生迈向幸福的阶梯,反而成为庸俗人类物质化的踏板,则人生就失去了意义,空到人间一回了。”〔’〕‘P洲,人类总是追随着自由的脉搏向前发展,而“自由”似乎总是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耕田;发展美学——21世纪美学的主导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黄敬秀;;林清玄与毕淑敏散文之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3 孔惠楠;;“禅”“情”人生——林清玄散文特色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宋文新;;现代技术与“诗意地栖居”[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5 李芳;王余;;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试论许地山、林清玄散文的佛理禅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夏天成;;荒谬外的平衡——加缪哲学的潜台词[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吴艳;;论贾平凹、林清玄散文的佛理禅蕴[J];当代文坛;2008年01期
8 李瑞雪;;本真的追寻与存在的守望——《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解读[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5期
9 王卫东;艺术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学存在方式研究之二[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章海荣;旅游美学研究对象辨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7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绍云;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晶晶;论个体生命的存在、自由、觉醒与超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魏嘉斓;石黑一雄小说的生命主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晓燕;空与灵—冯友兰新理学中本体与境界的完美结合[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慧颖;台湾当代诗化散文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王玉兰;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冲突中的美学价值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广新;意境·天人合一与诗意的生存[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曾凡盛;金圣叹文学批评的主体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彦锐;生存体验与诗性追求的交汇[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丽;通往精神家园的体悟之路——庄子诗性解读[D];青岛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92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9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