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麟的历史美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张荫麟的历史美学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张荫麟 美学思想 美学价值 艺术化 历史世界 审美态度 历史学 史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国通史
【摘要】:张荫麟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于史学、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在中国通史、科技史和宋史研究方面均具开山之功。在哲学文学方面虽无专著,然而他对这些领域的论评却能显示出其独到精深的造诣。特别是在1932年提出了"历史的美学价值"一说,将美学引入历史学,为美学和历史学研究都开拓出一方新天地。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张荫麟 美学思想 美学价值 艺术化 历史世界 审美态度 历史学 史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国通史
【分类号】:B83;K092
【正文快照】: 一、历史研究也需要美学的“直观”张荫麟乃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生前颇负盛名,人多期之以“第二梁任公”(吴宓先生语),于史学、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就史学领域,在中国通史、科技史和宋史研究方面均具开山之功[1]。在哲学、文学方面虽无专著,然而他对这些领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规;;张荫麟先生生平及其对史学的贡献——纪念先生逝世五十周年[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城;张荫麟史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静;张荫麟的通史理论和实践[J];求是学刊;2002年02期
2 张书学,王艳丽;论张荫麟的通史编撰理论与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李洪岩;论张荫麟及其“新史学”[J];近代史研究;1991年03期
4 路新生;;美学思想对于历史学的启迪[J];河北学刊;2010年03期
5 佚名;;张荫麟著《中国史纲》[J];学习博览;2010年12期
6 王丰;;试评张荫麟历史观——历史学是科学也是艺术[J];电影文学;2008年16期
7 卜鑫;;论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8 张霞;;张荫麟史学思想探析——以《中国史纲》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9 马婉君;;不该被遗忘的声音——读张荫麟《中国史纲》[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10 李埏;;张荫麟先生传[J];史学史研究;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巍;;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2 王法周;;从《古史辨》看1920年代史学中的西学观念与方法[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3 章清;;“历史研究的单位”:“专门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金强 林旭娜;他真有学问真有才[N];南方日报;2010年
2 王晓清;张荫麟和《中国史纲》[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唐小兵邋(本报书评人);接续民国史学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开拓中国新史学的历史学系[N];新清华;2006年
5 赵刚;金圣叹式的中国历史叙述[N];东方早报;2011年
6 王先明;历史学视野下的“三农”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7 王子今;“史料”也许不仅仅是“木材砖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湛晓白;“新史学”如何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李红岩;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10 钱婉约;顾颉刚与《古史辨》[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2 侯宏堂;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阿蕊;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常城;张荫麟史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席;反思“科学化”与超越“客观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晶;略论历史美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林;吴晗史学思想的述论[D];安徽大学;2011年
5 王姝;何炳松史学思想的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6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9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