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匈牙利第二狂想曲》的意蕴特征
本文关键词:李斯特《匈牙利第二狂想曲》的意蕴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李斯特 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民族性 乐舞性 浪漫性
【摘要】:李斯特是匈牙利民族乐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是19世纪欧洲最富盛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他以匈牙利民歌和舞蹈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了一大批兼具浪漫主义与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匈牙利第二狂想曲》是李斯特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首钢琴独奏曲,这首曲子塑造了热情、奔放、乐观的吉卜赛民族形象,表现了匈牙利民族不屈不挠的坚毅品质。本文结合李斯特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从民族性、乐舞性和浪漫性三个方面去探析这首曲子的意蕴特征,以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一作品。
【作者单位】: 广西教育学院艺术系;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匈牙利狂想曲》是匈牙利民族乐派的领军人物李斯特的代表作品之一。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匈牙利雷定,是19世纪欧洲最富盛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从1846年到1886年间,李斯特先后创作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以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素材,结合当时的城市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帆;;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品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J];大舞台;2010年03期
2 陈烈刚;;从《匈牙利狂想曲》看李斯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3年03期
3 陈海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的艺术分析及演奏要求[J];大家;2012年17期
4 孙佳佳;;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S1期
5 许尧;;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性探索[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华;;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和声特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吴南;;崇高与优美——浅析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3 王莹;;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创作之比较[J];北方音乐;2012年02期
4 娄晨;;解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1[J];成才之路;2010年31期
5 孙伟亮;;李斯特艺术歌曲中风格化转调手法的展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黄芳;;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演奏艺术[J];电影文学;2009年18期
7 张丽;;李斯特第八首《匈牙利狂想曲》民族化音乐风格及演奏分析[J];歌海;2008年06期
8 马钰琪;;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钢琴名作与演奏赏析”课堂教学探析[J];歌海;2010年05期
9 袭泓霖;;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初探[J];大众文艺;2012年13期
10 秦莹莹;;李斯特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核心阐释[J];北方音乐;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达敏;;传统和声学的教学与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新悦;李斯特《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的艺术特色及演绎[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瑞雪;指尖下的吉普赛音乐[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陈青;李斯特《旅行岁月》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孙雪;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演奏版本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婕;肖邦夜曲中的Rubato节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静;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文学性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夏贤智;西方音乐美学情感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甜;常态与裂变:巴托克音乐创造的双重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晓勇;影响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雅芬;双重性格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上)[J];钢琴艺术;2004年01期
2 王晓平;;浅谈肖邦、李斯特音乐中的民族风格[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智强;李斯特的音乐思想[J];文史杂志;1997年05期
4 童师柳;张艳艳;;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音阶及调式研究[J];音乐创作;2012年01期
5 张盈;李斯特与匈牙利音乐[J];音乐天地;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恩云;;李斯特钢琴音乐的个性特征[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宋姝;;浅谈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3 张浩;;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风格探析[J];剧作家;2006年02期
4 程超;;初探李斯特与勃拉姆斯钢琴狂想曲的民族性和交响性[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5 李真;;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艺术的两座高峰——肖邦与李斯特的创作特征之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4期
6 戴明瑜;诺曼·莱博雷克特;;李斯特的最后一首协奏曲[J];乐器;1985年02期
7 徐言;钢琴之王的钢琴协奏曲——介绍李斯特的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几张上榜CD片[J];视听技术;1997年03期
8 谢颖;聚首浪漫 借谱还情的专家齐夫劳[J];音乐爱好者;2001年09期
9 孙颖迪;;孙颖迪谈比赛[J];钢琴艺术;2006年05期
10 董璐;;李斯特钢琴大师班的影响[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李德霖;;心理音乐治疗磁带的研制和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谢迪;;毕节地区民间舞蹈的现状与发展[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7 晨见;陈琪;;漫谈“淮风”[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丹;;音乐审美的共性与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萨日娜;;草原传统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创新与发展[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 刘文金;音乐创作要坚持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张立国;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N];信息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莫岚远;民族性与国际性交相辉映[N];南宁日报;2008年
4 宋学军;我们与外国选手只差那一点点[N];音乐周报;2005年
5 任效良;李斯特音乐学院有意泰达建分校[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6 实习记者 王涛邋祝海燕;重民乐 严训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梁庆生;在浪漫与哲理中升华[N];信息时报;2000年
8 杨燕;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N];音乐周报;2006年
9 宋湘锴;乐由心出 沁人肺腑[N];音乐周报;2005年
10 张萌;李云迪:浪漫中缺少惊喜[N];音乐周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茜;西班牙钢琴音乐的奇葩[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2 王婷婷;斯美塔那交响诗结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金仙;李斯特晚期创作风格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冯珊;民族·技术·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范险恩;研究王志信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民族性及其演奏诠释[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6 张丽丹;西贝柳斯交响诗的作曲技法与创作共性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蒋奕嫔;论王原平声乐作品的地域性特点[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闫岩;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张阔;关于中国民族声乐风格特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萍萍;福建南音二弦与中国二胡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4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4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