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古琴家尹尔韬史料稽考

发布时间:2018-01-16 20:42

  本文关键词:古琴家尹尔韬史料稽考 出处:《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古琴 尹尔韬 徽言秘旨 徽言秘旨订


【摘要】:明末清初古琴家尹尔韬在古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后人对他生平的了解却极其有限,尤其是他在明亡后的隐居阶段。在这一阶段,他总结一生琴学,新创作了一系列新曲,直接或促成出版了三种琴谱,与著名学者孙奇逢祖孙三代有密切的交往,对清初琴坛有着较大的影响,历来受到较高的评价。本文不满足于现有的常见史料,重点勾稽出尹尔韬在苏门隐居期间的生活环境与古琴活动,填补了这一段空白,有助于加深学者与琴人对尹尔韬及其古琴艺术的认识与理解。
[Abstract]:Yin Ertao, an ancient pianist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Guqin, but his life was very limited, especially in his seclusion after the death of Ming Dynasty. New creation of a series of new music, directly or contribut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ree genres, and famous scholar Sun Qi every three generations of close contac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is article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existing common historical materials, focusing on Yin Ertao'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Guqin activities during his seclusion in Sumen, thus filling this gap. It help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Yin Ertao and his Guqin art.
【作者单位】: 南通江海晚报社;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明清之际的古琴家尹尔韬,无论在当时的琴坛,还是现代的琴史,都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明末,喜欢古琴的崇祯帝对他的知遇成为一时佳话;在清初,他的琴声凝聚了众多遗民无处寄托的故国之情;在现代,他的两部琴谱《徽言秘旨》、《徽言秘旨订》[1]依然在琴人手边,继续发挥着它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 llan Barr(白亚仁);论《王者》的由来[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冯尔康;;清代宗族的社会属性——反思20世纪的宗族批判论[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3 王彦章;;清代一产三男旌表政策之流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赵崔莉;;明清女性的职业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金晶;;宋琬前后期诗歌艺术特色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蒋寅;;王渔洋“神韵”概念溯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范震威;孔子删《诗》诸说的辨证与阐释[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8 木斋;;《陌上桑》创作时间、作者考辨[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9 莫崇毅;;论《石洲诗话》的神韵诗说倾向[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冠玺;;再论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下)——从现代化法律的继受中反思“中国特色”[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柏林;党宁;;恪守与超越: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孙文秀;曹学Oz文学活动与文艺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徐小洁;朱谏《李诗选注辩疑》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陈振祯;中国科举谶兆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娟;《颜山杂记》校注及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朝阳;论弋阳腔传播[D];南昌大学;2010年

5 巩怀霞;《香祖笔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倩;中央美术学院藏《庆寿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郭晶;丁承运琴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刚;清初江南战事中的弘光四镇降军[D];南京大学;2011年

9 闫彬彬;《明史·艺文志》著录《说林》等34部小说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成永兴;明赵]!书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子震,赵春霞;孙奇逢的实学方法论[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2 段晓华;“始以豪杰,终以圣贤”的孙奇逢[J];档案管理;2005年01期

3 李知文;;孙奇逢曾讲学于苏州吗——对《辞源》“孙奇逢”条的商榷[J];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02期

4 李之鉴;孙奇逢心学体系中的辩证法思想[J];中州学刊;1989年05期

5 郭彦玲;中州大儒孙奇逢[J];中州今古;2003年Z1期

6 李之鉴;从孙奇逢到颜习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7 李之鉴;孙奇逢“随时随处体认天理”思想论评[J];中州学刊;2002年02期

8 李之鉴;孙奇逢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简评[J];中州学刊;1990年06期

9 李之鉴;论孙奇逢“原情核理审时度势”的治学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李之鉴;论孙奇逢“戒心生”观点的实践价值和意义[J];殷都学刊;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瀚青;;论孙奇逢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显清;;明末北直清流派的构成及其反阉党斗争[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3 涂艳;;浅谈古琴中蕴含的美学思想[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谢孝苹;;中国古琴流传日本考[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5 吕景琳;;明代王学在北方的传播[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6 李春源;;儒、懰、道琴j作p簷 生及音j治vB的探索(“古琴音j,

本文编号:1434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434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8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