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新构想
本文选题:民族音乐 + 保护 ; 参考:《学术论坛》2010年07期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髓和内涵,它的价值超越了时空,是联结着我们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家园,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认同。因此,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成为时代必然,尤其应成为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共同使命。但是,我国目前严重缺乏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文章提出了这一类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构想。
[Abstract]: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national music contains rich national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its value transcends the time and space, is the spiritual homeland of our nati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nd condenses the emotional identity of our Chinese nation for generations.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times, especially should be the common mission of the majority of music workers. However, there is a serious lack of personnel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lk mus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the training mode of this kind of management talent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晓东;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几点反思[J];内蒙古艺术;2004年01期
2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蔡光龙;;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定位[J];图书与情报;2007年02期
2 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周丹;;论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保护[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4 周林兴;苏君华;;文化延续之命脉——公共档案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的全新审视[J];山西档案;2006年03期
5 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年08期
6 李良品;彭福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保护与传承[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6期
7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J];文艺研究;2007年02期
8 李宗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5年06期
9 齐爱民;赵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J];知识产权;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青;张捷;;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A];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东e,
本文编号:1975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97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