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下的沉思——“红磨坊”大歌舞的文化解读与启示
本文选题:巴黎“红磨坊” + 西方音乐 ; 参考:《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摘要】:中国背景下的"西方音乐"、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音乐观"是什么?笔者通过对巴黎"红磨坊"大歌舞的体察与沉思,对此有所新的理解,涉及以下内容:1.西方音乐的多样性和我们对西方音乐的东方式想象;2.西方音乐观的中国本土建构;3.西方古希腊、罗马文明所蕴涵的三种文化精神,其内核是:"感性生命"、"强力强权"和"理性沉思",它们对西方艺术音乐影响重大;4.西方古典音乐的"秘密"在于,它承载了西方文明中的"理性精神"和"沉思"品质,其特殊的贡献是:用音乐表达思想。
[Abstract]:What is the "Western Music"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Western Musical View" in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author through the Paris "Moulin Rouge" song and dance experience and meditation, there i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is, involving the following content: 1. The diversity of Western music and the way we imagine Western music in the East. The Chinese na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view of music. The three cultural spirits contained in the western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are: perceptual life, powerful power and rational contemplation, which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western art and music. The secret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is that it bears the qualities of "rational spirit" and "contemplation"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Its special contribution is to express thoughts with music.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城邦: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范嘉碧;;欧洲中世纪书籍装帧的设计语义[J];包装工程;2009年03期
3 李倍雷;经验表述与视觉描述——论中西绘画的不同观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晓阳;作为材料本体的综合材料[J];雕塑;2003年06期
5 蒋梅;;何家英与古典主义[J];电影评介;2007年06期
6 石龙;;古希腊时期身体运动观的特色[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军;;禅宗对日本绘画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8 姜维;;再述浮雕[J];雕塑;2010年06期
9 孙献华;;《画室》:解读维米尔的一把钥匙[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玉能;;论美和美感在实践中的生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华;象与像——《从西汉雕塑谈起》[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苏朝浩;结构艺术与建筑创作之协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文涛;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复旦大学;2008年
6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桂宇晖;契合与发展[D];东南大学;2005年
9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颖莹;拜占庭镶嵌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玲玲;由“如画”观念的衍变谈英国早期水彩风景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晓捷;真实的乡土[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王宁;走失的素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洁;古典时期的雅典儿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杰;审美意识结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丽妹;团体操创编主题与题材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晓丹;古希腊会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孔亮;谈光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珂;;对《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幸福和沉思问题的再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徐勤玲;;沉思的力量[J];北方作家;2010年01期
3 何珊丹;;宗教音乐在现代西方音乐中的作用与地位[J];青年科学;2010年02期
4 张又天;;错过[J];视野;2010年07期
5 范伟民;;新年致辞[J];雕塑;2010年01期
6 龙其林;;侠义文化精神与肖仁福小说[J];当代文坛;2010年02期
7 张帆;;浅析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风格差异[J];才智;2010年04期
8 杨照平;李云霞;;沉思对情绪保持和自传体记忆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9 毛克强;袁平;;小说文化人格塑造的巨匠——鲁迅[J];名作欣赏;2010年05期
10 钟力;;论格里高利圣咏在西方音乐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娱;;从终止式看不同时期和声语言的特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林华;;复调感的获得[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周强;;主科严格对位的教学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靳晓日;;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中的文化精神[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6 何庆和;;略论海派秧歌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创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蒋志;;李白文化在当代的传播[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古代文学部分)[C];2010年
8 白浩;;文学话语策动的四十年代西部机会[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胡晓研;;汉语熟语研究与汉语国际推广[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丁莉丽;;乡村牧歌的消逝——当前乡村题材电影的一种倾向[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11年
2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11年
3 陕西福宝阁茶楼总经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中老年养生协会茶之旅养生文化中心主任 王彦峰;茶馆企业文化建设[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4 ;研和:乡镇盛开文化之花[N];玉溪日报;2011年
5 陈先义;接地气贴民心的平民艺术[N];人民日报;2011年
6 万俊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文化的当下与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中国人民大学 刘谦;在大学教育中体现文化自觉[N];人民日报;2011年
8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陈冰;在文化发展关键期强力作为[N];深圳特区报;2011年
9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立孔子像的意义在于立碑[N];南方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吕继东;打造开放式大众文化广场[N];苏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登科;书法与宋代的社会生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萨础拉;蒙古族当代话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Yoshiko Takeshige;《庄子》与《流浪舞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世洋;上古“诗”的原型确立、范畴拓展与《诗经》的形成源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郑仕一;身体的文化书写[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邓勇;试论中华法系的核心文化精神及其历史运行[D];吉林大学;2009年
9 林苗;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其芬;明清江南儒商的文化艺术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珍;中国传统书法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3 何潇;海派书法形成与现状的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晓菁;浅谈唐代铜镜中的装饰纹样[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陆欢;唐代意境学说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审美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6 黄小倩;从莫扎特《安魂曲》看古典主义时期的合唱[D];西南大学;2010年
7 高原;一词一景,幻化无穷[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斌;身体的多维度审美[D];西南大学;2010年
9 丁宁;T·S·艾略特与吴宓浪漫主义诗学观之比较[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王悦;论手机媒体对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80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98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