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奏法共振频率探究
本文选题:非连奏 + 钢琴音色 ; 参考:《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摘要】:与人的发声原理一样,音色决定于发声的内容和声音中的共振频率。研究国内外大量钢琴声学文献,得出不同奏法对钢琴共鸣腔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产生不同音色的已知命题。在钢琴3种基本弹奏法中,选例最能代表钢琴"金属性"音色特征的非连奏法(non legato)为研究对象,通过"VOICE-BOX,The MATLAB toolboxfor speech processing"软件,在立式"卡瓦依"钢琴上用不同奏法和相同奏法下不同触键方式的采样、切割对比分析,用求得的物理量和趋势线形图对已知命题加以证明,探究非连奏法中触键方式的不同,对共振频率的具体影响。
[Abstract]:Like the principle of human voice, timbre depends on the content of the sound and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in the sound. By studying a large number of piano acoustics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known proposition that different playing method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on piano resonance cavity and thus produce different timbre is obtained.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basic piano playing methods, the (non legato), which can best represent the timb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ano's "golden attribute", i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oftware "VOICE-BOXN the MATLAB toolboxfor speech processing" is adopted. In the vertical "Cavay" piano, the different ways of touching keys are sampled with different playing methods and the same playing methods,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made. The known propositions are proved by the obtained physical quantities and trend line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ouch key modes in the non-union playing method are explored. The specific effect on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碧蓉;浅谈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吴竞;浅谈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成因及克服[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3期
3 张旭良;提手落弹单音 体会正确触感——高师钢琴基础课触键训练教学尝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崔雅;钢琴教学中“谱、法、乐”的辩证教学观[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王歆之;二十世纪钢琴音乐概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6 李俊;综合音乐感教育在高师钢琴基础课的运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缪天瑞;音乐内心听觉在创作和演奏中的作用及训练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华明玲;廖红梅;;中国民族风格钢琴音乐的演奏特点——以黄虎威作品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周民;钢琴演奏技能培养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胡丽玲;巴赫与他的《~b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J];南平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蕾;钢琴练习中若干心理学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华明玲;朴素的音乐语言 深厚的民族情感[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亮;自律性 戏剧性和诗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仲凯;谢苗诺夫两首自由低音手风琴奏鸣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汪琴;论20世纪钢琴作品中的敲击性因素及其演奏[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6 谌萱;钢琴演奏技术中的生理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金铮;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梦书;关于李斯特“超练”和“帕格尼尼”两套练习曲演奏风格与技术把握的分析与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9 郭春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再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单红梅;钢琴演奏的紧张与放松问题刍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凝薇;;对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舞台;2011年06期
2 张微微;;儿童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浅析[J];大舞台;2011年08期
3 爱地人;;给摇滚加上果味,给流行加上VC[J];流行歌曲;2011年06期
4 董小蕾;;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的重要性[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5 王海霞;;初学阶段的钢琴教学[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6 张宏宇;;谈艺术歌曲《枫桥夜泊》钢琴伴奏的意境创造[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徐晴岚;民族风格钢琴曲的探索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杨大林;《爱情故事》音乐回顾[N];音乐周报;2003年
3 王耀中;音色(待续)[N];音乐周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卉;从技术到艺术—论钢琴的音色[D];贵州大学;2008年
2 彭茜;起、承、转、合——试论中国舞伴奏音乐中气息的处理方法[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3 丘岳;琴键上飘逸出的斑斓色彩—谈触键对钢琴作品音色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静;从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演奏特点观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风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红;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诠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谭戈;钢琴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与教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秦岚;试论用自由低音手风琴演奏巴赫复调键盘作品[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8 陈虹伊;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慧;格拉纳多斯《12首西班牙舞曲》的民族特性与钢琴演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倩雅;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色及演奏诠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90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09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