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9-08-14 07:48
【摘要】: 中国钢琴音乐经历了建国前、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和当代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从无到有,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作曲家不断融汇、消化西方的创作技法,在西方的乐器钢琴上创作与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引用中国传统古典乐曲的曲调,,成为作曲家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为研究对象,从中国钢琴改编曲的产生背景、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色、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的演奏特色、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艺术特色研究的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对中国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全文围绕“艺术特色”这一关键词,分别从创作和演奏两方面对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在追求“民族化”方面的探索进行概括总结,为今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J647.41
本文编号:2526421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J647.4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恬;从《夕阳箫鼓》浅谈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莉莉;三首中国古典钢琴改编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远;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援;“文革时期”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何嘉炜;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的音乐分析和演奏诠释[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6 姚松伶;试论陈培勋《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6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2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