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情感意蕴及意义初探

发布时间:2017-03-20 17:05

  本文关键词: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情感意蕴及意义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笔者以为,《幻想交响曲》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交响乐文化史上的一部转折性作品,在情感意蕴基础及呈现方面值得深入探讨。故本文试从《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方面出发,探索其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对后辈音乐创作的影响,并尝试探究形成《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成因。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概括选题缘由,并对研究课题作初步的现状综述,指出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构成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基础条件”,主要从社会外因与个体内因的双重叠置及其开创性的“标题”立意方面阐述;第三章“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呈现”,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情感意蕴的呈现方式,由柏辽兹梦幻情结开始到作品中情感的直接流露-固定乐思对情感的唤起,用层层相扣的方式探讨了作品情感意蕴的呈现。第四章“《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价值评价”主要从历史意义、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情感意蕴 标题音乐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选题缘由8
  • 二、研究现状综述8-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四、研究意义13-14
  • 第二章 构成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基础条件14-24
  • 第一节 社会外因与个体内因的双重叠置14-19
  • 一、在世俗中探求作品情感表达的理想效果14-15
  • 二、《幻想交响曲》时代意涵的音响再现15-16
  • 三、个人主观情感的律动起伏16-19
  • 第二节 文学诠释与音乐的融合----开创性的“标题”立意19-24
  • 一、艺术理念与文学相结合----贝多芬对其标题音乐的影响19-20
  • 二、耳濡目染----缪塞、莎士比亚、歌德作品的直接影响20-24
  • 第三章 《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呈现24-36
  • 第一节 强大的内驱力----柏辽兹的梦幻“情结”24-28
  • 第二节 固定乐思对情感的唤起与揭示28-36
  • 一、“浅唱低吟式”----柔和的“固定乐思”初现28-30
  • 二、“灵动活泼式”----“固定乐思”明确的恋人形象30-31
  • 三、“狂野不羁式”----恋人形象的转变31-32
  • 四、“转瞬即逝式”----赶赴刑场的不祥预兆32-33
  • 五、“曲终人散式”----悲剧性的情感展示33-36
  • 第四章 《幻想交响曲》情感意蕴的价值评价36-46
  • 第一节 历史意义36-41
  • 一、标题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36-38
  • 二、音乐语言的文学价值38-39
  • 三、作品呈现的情感问题39
  • 四、配器法对整个历史的推动作用39-41
  • 第二节 美学意义41-42
  • 一、标题文字的美学之路41
  • 二、曲式结构、和声、配器等方面的突破41-42
  • 第三节 社会意义42-46
  • 一、凝固的时间,流动的经典42-43
  • 二、永恒的传播,时代的记忆43-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4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4-56
  • 致谢56-58
  • 个人简历58-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惠娟;;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赏析[J];美与时代;2006年12期

2 赵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对古曲交响曲的创新与贡献[J];齐鲁艺苑;2006年01期

3 卞祖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纪念柏辽兹诞生200周年(续)[J];视听技术;2003年09期


  本文关键词: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情感意蕴及意义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8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