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藏传佛教音乐在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2-11 11:01
本学位论文以内蒙古三位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三部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分析藏传佛教音乐文化在蒙古族现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影响和运用。第一章,概括回顾了宋元时期藏传佛教音乐自吐蕃和中原地区向北传播至蒙古地域的历史;对藏传佛教音乐的表现形式——包括诵经音乐、羌姆乐舞和礼仪音乐等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必要的追溯考察,并在最后就本章论述内容作了简要的总结。第二章,对内蒙古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音乐形式及佛教音乐文化形态作必要解析,着重对藏传佛教音乐与蒙古族音乐相互交融的文化特质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内蒙古各地区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在最后作本章小结。第三章,对色*恩克巴雅尔《永远的祝福》、秦文琛《五月的圣徒》、额*那日苏《一百零八转经筒》(按创作年代顺序)等三部作品进行风格特征与作曲技法、结构形态等各方面的详尽分析阐释,并在本章结尾予以总结。第四章,以同构、解构和重构的创作理念,从音高组织、节奏节拍、音色音响、织体形态等各个方面,探究蒙古族当代上述三部代表性作品对藏传佛教音乐诸多元素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创造性运用。结语:本论文意图通过对内蒙古三部当代代表性作品的探索研究分析,给予藏传佛教音...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藏传佛教音乐的艺术特征及传播
第一节 藏传佛教音乐北传历史述要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音乐形式及艺术特征
第三节 藏传佛教音乐对内蒙古的影响及融合
第二章 藏传佛教音乐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广泛影响与作用
第一节 蒙古族佛教音乐及民间音乐述要
第二节 藏传佛教音乐与蒙古族音乐创作的关系
第三节 内蒙古各地区音乐文化特征
第三章 三部现当代蒙古族代表性音乐作品简析
第一节 色*恩克巴雅尔《永远的祝福》
第二节 秦文琛《五月的圣徒》
第三节 额*那日苏《一百零八转经筒》
第四章 三部作品在创作技法方面对藏传佛教音乐元素的吸收借鉴、发展创新
第一节 音高音调组织
第二节 音色音响组织
第三节 节奏节拍组织
第四节 织体形态组织
结语
致谢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J]. 朱珠. 戏剧之家. 2016(23)
[2]日本的上座部佛教研究——兼评马场纪寿《上座部佛教思想的形成——从佛陀到觉音》[J]. 张文良. 世界宗教文化. 2016(02)
[3]清代藏传佛教音乐的艺术特征考究[J]. 郭荣隆,彭晶. 兰台世界. 2015(30)
[4]浅析藏传佛教音乐与蒙古佛教音乐之异同[J]. 任静. 北方音乐. 2014(12)
[5]西藏佛教音乐文化跨地域、跨民族的传播与流变[J]. 格桑曲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2(02)
[6]藏传佛教寺院诵经音乐初论[J]. 才让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7]论蒙古族传统器乐套曲《阿斯尔》的母体与变体[J]. 庆歌乐.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04)
[8]浅谈蒙古族选择藏传佛教的原因[J]. 杨起龙.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6)
[9]观修的智慧与欢喜——藏传佛教五大金刚的艺术特征[J]. 格桑尼玛,巴荒. 佛教文化. 2006(03)
[10]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之比较论纲——两地佛教形成宗派后的比较[J]. 班班多杰. 佛学研究. 2003(00)
硕士论文
[1]蒙古语诵经音乐研究[D]. 楚高娃.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梅日更召蒙古语法会研究[D]. 吉木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3]蒙古语阿拉善土语元音声学分析[D]. 白梦璇.内蒙古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9004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藏传佛教音乐的艺术特征及传播
第一节 藏传佛教音乐北传历史述要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音乐形式及艺术特征
第三节 藏传佛教音乐对内蒙古的影响及融合
第二章 藏传佛教音乐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广泛影响与作用
第一节 蒙古族佛教音乐及民间音乐述要
第二节 藏传佛教音乐与蒙古族音乐创作的关系
第三节 内蒙古各地区音乐文化特征
第三章 三部现当代蒙古族代表性音乐作品简析
第一节 色*恩克巴雅尔《永远的祝福》
第二节 秦文琛《五月的圣徒》
第三节 额*那日苏《一百零八转经筒》
第四章 三部作品在创作技法方面对藏传佛教音乐元素的吸收借鉴、发展创新
第一节 音高音调组织
第二节 音色音响组织
第三节 节奏节拍组织
第四节 织体形态组织
结语
致谢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J]. 朱珠. 戏剧之家. 2016(23)
[2]日本的上座部佛教研究——兼评马场纪寿《上座部佛教思想的形成——从佛陀到觉音》[J]. 张文良. 世界宗教文化. 2016(02)
[3]清代藏传佛教音乐的艺术特征考究[J]. 郭荣隆,彭晶. 兰台世界. 2015(30)
[4]浅析藏传佛教音乐与蒙古佛教音乐之异同[J]. 任静. 北方音乐. 2014(12)
[5]西藏佛教音乐文化跨地域、跨民族的传播与流变[J]. 格桑曲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2(02)
[6]藏传佛教寺院诵经音乐初论[J]. 才让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7]论蒙古族传统器乐套曲《阿斯尔》的母体与变体[J]. 庆歌乐.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04)
[8]浅谈蒙古族选择藏传佛教的原因[J]. 杨起龙.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6)
[9]观修的智慧与欢喜——藏传佛教五大金刚的艺术特征[J]. 格桑尼玛,巴荒. 佛教文化. 2006(03)
[10]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之比较论纲——两地佛教形成宗派后的比较[J]. 班班多杰. 佛学研究. 2003(00)
硕士论文
[1]蒙古语诵经音乐研究[D]. 楚高娃.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梅日更召蒙古语法会研究[D]. 吉木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3]蒙古语阿拉善土语元音声学分析[D]. 白梦璇.内蒙古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9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029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