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白苗音乐文化变迁的现实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14 03:5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处于滇桂地区和越南交界深山中的白苗,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年轻人探索异文化的双重诉求之下,本民族音乐文化原有的功能和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围绕白苗传统音乐在现代环境中的转变及其生存状况,针对其改变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动力进行分析与阐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来源】:歌海.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白苗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变迁
(一)丧葬仪式中乐器功能的变化
(二)婚恋交际功能基本消失
(三)民族教化功能逐步削弱
二、白苗音乐文化的当下发展
(一)现代视阈下的“花山节”
1.“花山节”起源传说
2. 节日活动的重塑
(二)当代语境中的“新苗歌”
1.“次生型”苗歌
2.“再生型”苗歌
(三)传统器乐曲的创新发展
1. 形式内容的改变
2. 表演场域转换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苗族“花山节”起源初探[J]. 薛丽娥.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03)
[2]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J]. 杨殿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3(02)
[3]音乐变迁之认识过程[J]. 约翰·布莱金,杨红. 中国音乐. 1995(02)
本文编号:3033070
【文章来源】:歌海.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白苗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变迁
(一)丧葬仪式中乐器功能的变化
(二)婚恋交际功能基本消失
(三)民族教化功能逐步削弱
二、白苗音乐文化的当下发展
(一)现代视阈下的“花山节”
1.“花山节”起源传说
2. 节日活动的重塑
(二)当代语境中的“新苗歌”
1.“次生型”苗歌
2.“再生型”苗歌
(三)传统器乐曲的创新发展
1. 形式内容的改变
2. 表演场域转换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苗族“花山节”起源初探[J]. 薛丽娥.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03)
[2]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J]. 杨殿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3(02)
[3]音乐变迁之认识过程[J]. 约翰·布莱金,杨红. 中国音乐. 1995(02)
本文编号:3033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03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