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9:06
本文关键词:湖南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现状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支系众多,同时,瑶族又是一个跨国民族。在她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纷繁多姿的民间音乐艺术。 莽山瑶族乡位于湖南省最南端,紧邻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省第一批成立的两个瑶族乡之一,莽山历来为瑶族人民的居住地,自宋代起即有瑶民迁来繁衍生息,迄今已有上千历史。由于居住地貌险峻、地理位置偏僻,森林茂密。瑶民在漫长的、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本文从莽山瑶族的婚俗民歌的角度来调查和研究瑶族人民具有悠久历史及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歌曲,认为瑶民的婚俗民歌体现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通过对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现状调查也透视出了瑶族民歌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今,这里的瑶民每逢重要的节日还依然传承着他们独有的民族风俗。莽山瑶族种类大致有过山瑶与八排瑶两大类。其中,八排瑶随着与汉族同胞的长期杂居,已基本“汉化”,但是莽山过山瑶的瑶民还依然唱着他们别具一格的过山瑶瑶歌。莽山瑶民历来善于歌唱,往往“男女杂沓,一唱百和”,很多民间歌手随编随唱,出口成歌。其歌谣有历史歌、生产劳动歌、祭祀歌、婚俗歌、迷歌和英雄人物歌等。 莽山瑶族的婚俗歌曲,不仅歌颂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也展现了当地瑶民的杰出才华。本文通过对莽山过山瑶瑶民婚嫁仪式的调查报告,对莽山婚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重点突山婚嫁仪式中所演唱的歌曲,通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如:婚俗民歌的音乐特征、婚俗民歌与当地汉族民歌的关系、婚俗民歌的演唱风格),尤其在婚俗的演唱风格中,笔者借鉴了所学的声乐表演与理论研究的知识将其演唱风格“通俗”化。将莽山瑶族传统婚俗民歌演唱中的各种腔调以及其独特的歌唱技巧加以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索其演唱风格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与声乐表演互相结合与促进,以便更好地用演唱的形式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关键词】:湖南莽山 婚俗民歌 音乐特征 演唱风格 研究 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3
- 1、莽山瑶族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13-18
- 1.1 湖南莽山的基本地理位置13
- 1.2 莽山瑶族居民的来源13-18
- 1.2.1 故乡是江浙14
- 1.2.2 漂海到广州14-15
- 1.2.3 战争游耕移莽山15-16
- 1.2.4 游民起义归莽山16-18
- 2、莽山瑶族婚礼实记18-32
- 2.1 访塘坊村札记18-19
- 2.2 访钟家村游记19-20
- 2.3 独特的瑶族婚礼札记20-22
- 2.4 竹坪村邓李福与黄泥垅村邱丽婚礼访记22-28
- 2.5 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28-32
- 3、湖南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音乐特征32-53
- 3.1 婚俗民歌的种类32-37
- 3.2 组成瑶族婚俗民歌的音乐要素及其特征37-41
- 3.3 莽山过山瑶语言41-45
- 3.4 莽山瑶族婚俗民歌中衬词与衬腔45-48
- 3.5 独特的瑶歌腔调48-53
- 4、莽山瑶族婚俗民歌与湖南汉族民歌的关系53-57
- 4.1 古代的湖南汉族民歌对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影响53-56
- 4.2 湘南汉族土语对莽山瑶族婚俗民歌音调的影响56-57
- 5、湖南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演唱风格57-70
- 5.1 歌唱技能技巧在婚俗民歌中的运用57-63
- 5.1.1 平音唱中“哼鸣”的运用57-60
- 5.1.2 高音歌中“喊唱”的运用60-61
- 5.1.3 歌唱心理学知识的借鉴61-63
- 5.2 婚俗民歌中歌唱表演运用63-70
- 5.2.1 歌唱与表演语言64-66
- 5.2.2 歌唱与临场表演66-70
-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73-74
- 致谢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玲;;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瑶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4期
2 詹林平;;红河州河口县瑶族民歌音乐特点[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4期
3 陆良民;湘南瑶歌的衬词特点[J];中国音乐;2002年04期
4 黄华丽;湘南瑶歌不同族类分支的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5年03期
5 吴昊;;论声乐唱法中的语言[J];科技资讯;2009年09期
本文关键词:湖南莽山瑶族婚俗民歌的现状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