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高音演唱《枫桥夜泊》的独特艺术魅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3 12:14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在晚唐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时而作的一首羁旅诗。黎英海先生于1982年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在情景交融中将诗人在羁旅途中内心的愁情与希望做了贴切的刻画,使其成为我国新时期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之作。男高音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从诗情、诗意出发,通过声音技术的调控,在"情、景、境"相互交融的刻画与古风古韵的表现中,可以更好的彰显男高音的独特魅力。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2019,(2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愁情与希望”的音乐表达
二、吟诵与字腔的古韵表现
三、男高音对作品情、景、境交融刻画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乐相融 相得益彰——赏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J]. 郑婷婷. 当代音乐. 2016(02)
[2]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审美创新——《枫桥夜泊》浅谈[J]. 胡建华. 音乐创作. 2012(09)
[3]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意象分析及演奏表达[J]. 陆媛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1(04)
[4]谈艺术歌曲《枫桥夜泊》钢琴伴奏的意境创造[J]. 张宏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02)
[5]黎英海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色[J]. 李淑芬. 中国音乐. 2009(02)
[6]诗意 乐境 声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J]. 王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1)
[7]钟声伴梦去 丹青入画来——评析姜嘉锵演唱的《枫桥夜泊》[J]. 范义付. 美与时代. 2007(10)
[8]论声乐的颤音技术[J]. 范义付. 歌海. 2007(04)
[9]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歌曲的表现[J]. 杨天君. 艺术教育. 2006(07)
[10]吟诵音乐的节奏形态及其特征——以六首《枫桥夜泊》的吟诵谱为例[J]. 秦德祥.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244919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2019,(2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愁情与希望”的音乐表达
二、吟诵与字腔的古韵表现
三、男高音对作品情、景、境交融刻画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乐相融 相得益彰——赏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J]. 郑婷婷. 当代音乐. 2016(02)
[2]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审美创新——《枫桥夜泊》浅谈[J]. 胡建华. 音乐创作. 2012(09)
[3]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意象分析及演奏表达[J]. 陆媛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1(04)
[4]谈艺术歌曲《枫桥夜泊》钢琴伴奏的意境创造[J]. 张宏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02)
[5]黎英海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色[J]. 李淑芬. 中国音乐. 2009(02)
[6]诗意 乐境 声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J]. 王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1)
[7]钟声伴梦去 丹青入画来——评析姜嘉锵演唱的《枫桥夜泊》[J]. 范义付. 美与时代. 2007(10)
[8]论声乐的颤音技术[J]. 范义付. 歌海. 2007(04)
[9]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歌曲的表现[J]. 杨天君. 艺术教育. 2006(07)
[10]吟诵音乐的节奏形态及其特征——以六首《枫桥夜泊》的吟诵谱为例[J]. 秦德祥.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244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24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