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浅析艺术歌曲《秋风在说》的情感把握

发布时间:2021-07-27 13:37
  著名作曲家刘聪创作了一套艺术造诣相当高的歌曲《故园恋》,其中有两首中音独唱,《秋风在说》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中音独唱在歌词的艺术造诣、配乐和和弦的相互衬托、音色与情感的融合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从刘聪《秋风在说》的创作背景;对艺术歌曲《秋风在说》的情感分析和演唱处理分析;对歌词的分析、对节奏、速度、力度的分析以及对音乐旋律和声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对艺术歌曲的处理和情感与音色的表达处理的论述,浅析《秋风在说》的情感把握。并结合实际演唱经验进行论述,从而使自己对作品有更加深刻地理解。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2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浅析艺术歌曲《秋风在说》的情感把握


图1中词作者运用了许多“叶儿落了”“花儿谢了”,

和弦,琶音,和弦结构,三连音


64NorthernMusic北方音乐NorthernMusic点,为烘托情感做伏笔,歌词的感染力更加充足,声乐部分融入了更多吟唱特色。(三)对音乐旋律和声的分析刘聪在创作《秋风在说》的歌曲旋律时,没有拘泥于单调的音乐旋律,他在整首歌曲中利用升高或降低部分音调,将某些尾音的可以拖长、强调或紧縮,刻意体现的重音或轻音,利用转调增加了歌曲音色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秋风”的转瞬即逝,(如图2)。图2图2在和弦的选择上避免了容易产生功能属性的和弦结构,选择了运用三连音琶音主音调,这使得整个和弦部分在听觉上并没有给听众产生强烈的功能暗示,运用了音程扩大的手法增加了音乐的吟唱性,利用“暗亮结合”的多利亚调式、“悲伤轻柔”的和声小调式,加上“清新积极”的大调式进行交替,音调的强烈不稳定性结合了歌词“孤独的秋千,在风中叹息,秋色浓夜深沉。水中的小舟,倚岸独语,秋色浓,夜深沉”一句给予听众无尽哀愁悲伤之感,情感的联动性和幻想空间更大扩张,引发了听众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烘托了飘渺的、淡淡哀愁的氛围。三、《秋风在说》演唱处理(一)艺术歌曲的处理艺术歌曲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蕴含的涵韵,刘聪在创作艺术歌曲时习惯性将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相结合,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神韵,也让刘聪的作品在演唱方式上与民族唱法更加接近:首先在演唱刘聪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音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掌握较强的音准必不可少——因为在刘聪的艺术歌曲中,除去对传统民族特色的运用之外具有时代性的作曲技巧也常常出现,这意味着转调、变化音的出现频率在他的作品中是非常高的。只有良好的音准感觉可以帮助演唱者完成这种演唱技巧的完美表现;而另一方面,正确的咬字、吐字方式和润腔方法能帮助演唱者突出刘聪创作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物言志 借景抒情——艺术歌曲《秋风在说》的艺术内涵与演唱[J]. 吴姿霖.  音乐创作. 2015(06)
[2]岁月悠悠二十载 洗尽铅华更见真(续)——写在艺术歌曲《故园恋》创作二十周年之际[J]. 刘聪.  音乐生活. 2014(04)
[3]艺术歌曲《秋风在说》的创作特色[J]. 王永振,丁继平.  音乐创作. 2014(02)
[4]音乐价值的由来及其本质[J]. 明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03)
[5]清末秋瑾一案的余波[J]. 陈德和.  浙江档案. 2001(11)
[6]秋水山庄——史量才故居[J]. 严建强.  浙江档案. 2001(05)
[7]秋颂[J]. 李金娜.  职业技术教育. 1999(18)
[8]论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调性复杂化[J]. 刘聪.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7(04)
[9]细听,爱书人语……——读《秋禾书话》[J]. 张蔚星.  中国图书评论. 1995(12)

硕士论文
[1]刘聪《故园恋》的艺术风格和演唱分析[D]. 何婷.南京艺术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305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305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d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