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基于人文精神对墨子音乐思想的重新认识

发布时间:2017-12-23 11:47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文精神对墨子音乐思想的重新认识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墨子 非乐 人文精神 儒家 礼乐 中国音乐美学


【摘要】: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之际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墨子鉴于当时的贵族阶层“不厌其乐”以放纵私欲,“亏夺民衣食之财”以肆意行乐,不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现实,提出了“非乐”的思想。 儒墨两家有着共同或相近的思想来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有机构成,它们也因为共同的、深刻的历史原因而有着极为相似的精神支撑,这便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理想,暨人文精神。其深层精神结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终于成就了中国民族人文精神的主流形态,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和精神的道德化、社会人性化的生活观念。墨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兼爱”精神为核心的“非攻”“节俭”“救世”精神上,这种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支撑,渗透在墨子思想的各个领域中,这也正是墨子“非乐”思想产生的内在因素。 墨子《非乐》以“节用”为原则,以“兼爱交利”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证音乐的危害。他出于对本阶级劳动果实的爱护,提出了反对统治者以音乐为工具奢侈享乐,这是具有人民性和进步性的表现,也是墨子思想的光辉之处。墨子非乐思想,学术界大多持相对否定的态度,这种相对否定的态度普遍认为,墨子“非乐”虽然具有揭露统治阶级“亏夺民衣食之财以为乐”的合理性,同样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论述有一定片面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局限。墨子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别具一格,我们不能对其简单的结论为肯定,或者否定。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基于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主要经脉,把握墨家音乐思想文化上的血缘关联,就不难对其做出一种重新的认识。为梳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认识的可能性,即重新确定墨家音乐思想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影响,也使其成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中必要提到的重要有机构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寿堪;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张慧;墨子“非乐”思想辨析[J];东岳论丛;2003年03期

3 唐劭廉,周敏;人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刘蕴莲;;谈儒墨两家的三个对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朱继生;;墨子的简约美学思想浅论[J];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贾冬;墨子“非乐”美学思想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04期

7 杨太;试论墨子的文艺美学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8 黄玮;;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宋伟;;先秦儒家人文精神视野中的孔子音乐观[J];美与时代;2007年06期

10 黄阳华;;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本”精神——从儒、墨比较谈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323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23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2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