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使爱美丽》中背景音乐精美赏析
本文关键词:电影《天使爱美丽》中背景音乐精美赏析 出处:《电影文学》2013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是由著名导演皮埃尔导演的,由影星奥德丽和马修联袂主演的一部轻幽默喜剧。该影片在欧洲影坛占据重要地位。仔细审视这部电影,动人的故事情节打动不少观众,影片中的背景音乐却更有特色,独特的音乐魅力将该部影片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高度。本文以《天使爱美丽》中背景音乐的演奏赏析为题,分别从电影的创作背景、剧情简介解读分析,影片中背景音乐独特的手风琴表演更是音乐的灵魂所在。
[Abstract]:The French film "Amelie" is directed by famous director Pierre, starring Audrey and Matthew in a light comedy. The fil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uropean cinema. Look at this movie, the story moved many viewers in the movie background music is more distinctive, unique charm the music will be the film to a higher realm of art and art. This paper takes < Amelie > in background music appreciation of the title, respectively from the movie creation background, analysis of synopsis interpretation, accordion background music unique movie show is the music of the soul.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7.6
【正文快照】: 电影的背景音乐向来是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类型的背景音乐对于电影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基于表达电影主题的背景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电影故事情节的贯通与衔接。事实上,只有那些在艺术上精雕细琢,追求声情并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熊莹;;浪漫纯真的情感表现:《天使爱美丽》电影音乐赏析[J];电影文学;2011年23期
2 向天宇;;浅析电影《天使爱美丽》的独特魅力[J];电影评介;2011年19期
3 王庆花;;电影《天使爱美丽》的声音分析[J];芒种;2012年02期
4 周姝;;手风琴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艺海;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张雪峰;;《普宁》之三重人格结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苹;;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5 顾晓莉;;两棵相对“枝疏叶稀”的大树——简谈於梨华早期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三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6 吕曼曼;王胜利;;人性的独白——《蝇王》与《黑暗的心》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韦朝晖;;《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王继敏;;论新诗语言的创造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艾娟;;《老无所依》的另一种解读——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影片《老无所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陈柳;;论小说《苔丝》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背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李建东;;镜像中的理论狂欢——现代文论话语的引进与误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肖显惠;传媒视阈下的“大陆新武侠”[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8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羽红;《红色英勇勋章》的生态伦理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2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s,
本文编号:1357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5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