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十二律四清声说”的尊卑之义与自然之理
本文关键词:宋、明“十二律四清声说”的尊卑之义与自然之理 出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十二律四清声 正声 子声 五音尊卑 八音克谐
【摘要】:宋人称为古制的编悬"十二律四清声"存在的原因,在宋代和明代学者的评议中显露端倪。在汉唐至宋明的史料中,编悬设为"十二律四清声"除了囿于政治伦理意义的所谓"五音之尊卑之说"外,所谓"人声为本、八音克谐"的观点是最具合理性的。
[Abstract]:The song is called "the ancient series suspension reasons, the twelve law" emerg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scholar comments.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nd Song Ming to the historical data, compiled suspension to "Twelve law the sound" in addition to limited political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o-called "fifth of the hierarchy, the so-called" "people oriented, eight soundsharmony" is the most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武汉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2.1
【正文快照】: 起于宋初宫廷的编悬“十二律四清声”之争,杂说并存而聚讼不绝,直至明代仍不绝于耳。各家“十二律四清声说”争议的焦点关乎五音(宫商角徵羽)的尊卑之义,即围绕编悬旋宫是否影响五音尊卑次序而展开争论。表面上看,编悬在十二律的基础上所加上四清声,是为旋宫中夷则至应钟的四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荣达;;唐代俗乐律调体系的形成[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6期
2 陈武强;;论北宋对西北边防军政情报的控制——从法制的视角[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3 童春燕;“尺八”小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蔡钊;论禅宗“顿悟”对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郝丽梅;何尊沛;;浅析古典诗词中的历史名桥意象[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徐艳;;论朱载X 的“舞学”体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邓晓臻;;作为现在的历史与未来[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李山;苏轼熙宁科制变革时的议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刘晓南;;毛氏父子吴音补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程建虎;;应制诗对五言诗律化的影响——以平仄和句数为观照中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荣;白芷中欧前胡素提取分离及主要药效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龙;白射干化学成分研究及我国鸢尾属药用亲缘学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磊;屋木山水[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聂W,
本文编号:1357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5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