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声与高位念白对民族声乐演唱的理论阐释
本文关键词: 音乐艺术 民族声乐 京剧念白 演唱 科学发声 关系 出处:《艺术百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京剧艺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秀成果,与西洋美声一样璀璨辉煌,经久不衰。但现在很多院校声乐专业学习者只注重学习西洋的发声技巧,对我们的国粹却不感兴趣,演唱中国作品不注意民族的风格与审美,其实学习些京剧科学的发声及高位置的念白对当下民族声乐的演唱是很有帮助的。
[Abstract]:The art of Peking Opera is full of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various sister arts. It is as brilliant and enduring as the Western Bel Sound. But nowadays, many college students of vocal music only pay attention to learning Western vocalization skills. Not interested in our quintessence, singing Chinese work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style and aesthetic, in fact, learning some Beijing Opera science voice and high position of reading is very helpful to the current national vocal music singing.
【作者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省级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SJGLX328)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一、院校派民族声乐学习现状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永新能变新声,喉啭一声,响传九佰。”还说:“能变新声,或许是今之花腔,明皇曾独召李谟(当时著名笛手)吹笛逐其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然而随着西洋发声理念的传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声乐界出现了“土洋之争”,争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凤;;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呼吸[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2 孙海英;;民族声乐演唱中应注重的几种技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郭建民,赵世兰;六十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微妙变化[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王放恒;;以字为先,腔随字走——论民族声乐演唱的字正与腔圆[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5 彭青;;浅析从后现代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文化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6 范义付;;论民族声乐演唱中形体表演风格及原则[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6期
7 李琛;;向民歌学习,分清演唱中的“媚”与“媚俗”[J];中国音乐;2010年03期
8 汪湖;中国音乐学院、湖南省文化局联合举办民族声乐训练班[J];中国音乐;1981年02期
9 杨瑞;;浅谈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吕呐;民族声乐训练班胜利结业[J];中国音乐;198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惟正;我的民族声乐观[N];音乐周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金惠子;民族声乐文化的优秀传承者——黑力[N];音乐生活报;2011年
3 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梁占峰;唱法与审美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4年
5 金鹿;黄钟大吕中国流[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天水市歌舞团 杨涛;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N];天水日报;2009年
7 记者 严长元;亚洲青春演唱组合大比拼[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吴灵芬;打造合格队员演唱优秀作品[N];音乐周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裴诺;假“韩流”也火了一把[N];音乐周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刁艳;金钟为谁而鸣[N];音乐周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岩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粉仙;我国现阶段民族声乐的思考与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王鑫;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洁玉;从音响载体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民族声乐发展状况[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7 王佳丽;京剧与民族声乐的相互融合[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葛静;从我国民族声乐教材中选析几首优秀曲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杨娴静;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具体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10 秦缘;和而不同,多元并存[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75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7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