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对接:土家族传统民歌与现代传播

发布时间:2018-02-27 04:04

  本文关键词: 音乐艺术 传统民歌 现代传播 对接 土家族 出处:《艺术百家》2009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江流域土家族民歌随社会历史变迁,经历了原创、改编、配乐、声频与视频再现、回归原声与媒介化并成等种种流变,现存歌谣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质又有现代化音乐特征,以中国乡村传播学观之,可概观土家族传统民歌民谣的现状、流变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对接的发展走向。
[Abstract]:The Tujia folk songs in the Qingjiang River Basin have undergone various changes such as originality, adaptation, soundtrack, audio and video reproduction, return to sound and media, etc. The existing ballads hav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modern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view of Chinese rural communi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ujia traditional folk ballads,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can be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湖北民族学院文传学院;
【基金】: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8年科研课题“清江流域土家族歌谣研究”(项目编号:08ZX05)阶段性成果 湖北省恩施州2007年社会科学“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效应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701)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道琳;论声乐作品的抽象因素与歌唱教学的形象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朱善梅;歌唱艺术的三度创造[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刘元平;关于声乐教师能力结构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陈蔚;;歌唱心理培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0期

5 吴耘;;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6年11期

6 柳飞;把握汉语特点 唱清中文歌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4期

7 陈蔚;;歌唱心理培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林吟;歌唱教学中的语言与情绪[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陈明;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耳朵"——由跨文化音乐交流想到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白菊;利用形体语言 增强演唱效果[J];云梦学刊;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东冶;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颖;在保存民族声乐传统韵味中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笑;皮埃尔·米兰达·费拉劳大师声乐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胜环;歌唱中的形体表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红艳;美声唱法与蒙古族长调歌唱艺术之比较研究与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夏蒇;锡剧在常州传承现状的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歌;南京白局及其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海艳;关于“网络歌曲与中学生音乐教育”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小军;“生活化的”歌唱呼吸及教学手段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尚建科;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炳丽;;红河哈尼族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民族音乐;2007年06期

2 李伟;赵世兰;;“国风”再起——新民歌时代的兴起[J];黄河之声;2009年11期

3 张艳林;;传统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价值和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樊凤爱;;分析传统民歌的情感特点[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5 安春振;;让民族声乐艺术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听省 民歌调演后的几点看法[J];音乐世界;1982年12期

6 刘蕊;;传统民歌歌名类说[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7 乌兰图雅;;论鄂温克族民歌的调式特点[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常丹丹;;传统民歌与现代民歌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冯羿;;让传统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10 咚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J];音乐世界;198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周海宏;;音乐欣赏课相关的美学、心理学问题分析(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孙鹏;胡英华;;关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问题[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宋慧琳;;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研究与分析[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余晓玲;;关于音乐教育的一点认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吴式锴;;有关和声专业课教学根基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郭晓雯;;想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感受一种音乐气质[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萌;品牌企业与艺术结缘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牛寒婷;篮协为何禁《忐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子桐;不朽的音乐 伟大的悲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朱榕;冲淡典雅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记者 钟镭;湘南学院音乐艺术周激情启幕[N];郴州日报;2005年

7 陈玉玉;生动活泼的音乐艺术俱乐部[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 刘效炎;繁荣音乐艺术 讴歌伟大时代[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胡克非;“中国乐谷”研讨金点子[N];音乐周报;2011年

10 张佳林;自然何需回归[N];音乐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张璐倩;黑格尔音乐美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9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之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旭;用母语说话[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谢晶晶;不同话语视角的上海三大报纸对音乐事件的表达与建构[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赵璞;从“改造国民性”看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渗透[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杨艳丽;关于印度尼西亚巽他人佳美兰音乐德宫的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卢晶晶;北印度雅曼拉格的分析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李s,

本文编号:1541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41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