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清华简与先秦诗乐舞传统

发布时间:2018-04-20 04:41

  本文选题:三位一体 + 先秦时期 ; 参考:《文艺研究》2013年08期


【摘要】:正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以及《耆夜》、《芮良夫毖》等诗篇,为我们认识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颂诗传统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这批竹简与相关传世文献的印证,我们可以对先秦时期颂诗的原始结构、性质功用及其流传结集等具体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分
[Abstract]:The poems of Zheng Qinghua Bamboo slips, Zhou Gong Qin Dance, Qi Night, Rui Liangfu avoid, etc.,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Trinity of the Song Poetry tradition in the Pre-Qin Dynasty. Through the confirmation of this batch of bamboo slips and related documents, we can further divide the original structur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oems in the pre-Qin period, as well as the collection of their spread and other specific problems.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考古发现与先秦史诗、颂诗”(批准号:13BZW04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批准号:09JZD004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健;;浪漫恣肆 奇幻瑰丽——浅论先秦庄列寓言的个性化特色[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4期

2 刘晓丹;;从《诗经》看先秦时期女性的爱情婚姻观[J];兰台世界;2009年17期

3 毛振华;;先秦少数民族用《诗》考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4 潘新和;;我国先秦时期的写作观[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5 王娟侠;试论中国古代神话对《西游记》形象塑造的影响[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王娜;;《诗经·颂》的地位研究[J];语文学刊;2006年10期

7 吴芳芳;;浅析残雪小说《三位一体》主题的含混性[J];青年文学家;2009年23期

8 孙国江;;先秦儒家话语体系中的大禹传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顾晔峰;;先秦典籍中的大禹形象[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张永祥;张发勤;;论先秦时期礼乐与德的关系[J];文艺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尹烨;;《诗经》代词用法浅析[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布莉华;;《重耳出亡》中一组个性鲜明的女性配角系列[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王少良;;中国古代文学风格论指略[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4 王少良;;中国古代文学风格论指略[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姚小鸥;陈潇;;《曹风·,

本文编号:1776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76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