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博尔科姆钢琴作品《毒蛇之吻》的创作及演奏

发布时间:2018-04-21 02:17

  本文选题:拉格泰姆 + 博尔科姆 ; 参考:《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作为有"乐器之王"称谓的钢琴,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世界上钢琴作品的创作亦始终没有停息,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蒸蒸日上,然而对近代钢琴作品的了解并不是很普遍,本文力图通过对当代著名的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及其钢琴作品《毒蛇之吻》的创作、演奏加以分析,使国内钢琴专业的学生们更多的了解近代钢琴作品的特点。
[Abstract]:As a piano with the title of "king of musical instruments",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and the creation of piano works in the world has never stopped. The development of piano art in our country is flourishing day by day.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piano works is not very common. Bolcombe, and his piano work, the kiss of the Viper, are analyzed and analyzed, so that the students of piano major in China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iano work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式谷,潘一飞;20世纪的美国钢琴音乐(二)[J];钢琴艺术;2001年02期

2 汪琴;20世纪钢琴作品演奏中的敲击性现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2期

3 汪琴;论20世纪钢琴作品中敲击性因素演奏的多元化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彭湃;;浅谈拉格泰姆的音乐风格[J];音乐生活;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凡;威廉·博尔科姆的《12首新钢琴练习曲》的风格与演奏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玎玫;;舒伯特即兴曲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2 王欢;论哈尔滨的钢琴音乐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3 柳劲涛;;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钢琴教学法概述[J];北方音乐;2009年06期

4 韦高骞;;《交响变奏曲》艺术分析[J];北方音乐;2009年12期

5 张欣;;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J];北方音乐;2010年03期

6 薛可;;探析茵格尔顿“情感论”在钢琴音乐中的体现及在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北方音乐;2010年07期

7 许丽;;勃拉姆斯钢琴《间奏曲》Op118No2作品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0年11期

8 程超;;初探李斯特与勃拉姆斯钢琴狂想曲的民族性和交响性[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9 赵静静;;浅析格拉纳多斯《12首西班牙舞曲》的创作特征[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10 高艺;;浅析《水的嬉戏》探究拉威尔钢琴音乐的艺术风格[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丹;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琼;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特征比较及钢琴演奏技巧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静;儿童业余钢琴学习中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应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英;北华大学师范声乐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寅玲;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表演解释的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海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帆;从四首练习曲看钢琴练习曲的功能演变[J];东方艺术;2004年S1期

2 胡千红;简述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J];钢琴艺术;1998年03期

3 张式谷,潘一飞;20世纪的美国钢琴音乐(一)[J];钢琴艺术;2001年01期

4 张式谷,潘一飞;20世纪的美国钢琴音乐(二)[J];钢琴艺术;2001年02期

5 王歆之;二十世纪钢琴音乐概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6 陈丹曦;关于现代钢琴音乐及其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J];人民音乐;2001年08期

7 陈晓艳;;现代钢琴音乐发展趋向研究[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范元绩;美国的钢琴音乐和文化[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李晨;透视现代钢琴音乐[J];中国音乐;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侯蓓;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画练习曲》的音乐语汇[D];天津音乐学院;2005年

2 覃勤;二十世纪钢琴练习曲发展之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莎莎;钢琴练习曲发展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镇;二十世纪初的拉格泰姆音乐和音乐家[J];人民音乐;2002年03期

2 陶辛;爵士钢琴艺术(一)[J];钢琴艺术;2003年02期

3 王永振;;斯特拉文斯基《拉格泰姆——为11位演奏者而作》的音乐分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陈荣鑫;;论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单簧管小品》的取材与灵感[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薛飞;;从《蓝色狂想曲》探析格什温爵士手法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0年23期

6 伦纳德·伯恩斯坦;张显平;;严肃音乐中的爵士[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7 彭湃;;浅谈拉格泰姆的音乐风格[J];音乐生活;2011年04期

8 尹志发;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下)[J];乐器;1998年05期

9 杨捷;拉格泰姆的切分节奏细胞及其对美国严肃音乐的影响[J];中国音乐;1988年02期

10 Nicholas Bouloukos;许珏;;拉格泰姆[J];音乐爱好者;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铭道;;中国音乐学院的“世界民间音乐”教学[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杜亚雄;;美国黑人音乐——2004年2月18日在美国芝加哥De Paul大学英语系的演讲[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顾典章;爵士乐与书法:在比较中寻求创新[N];中华新闻报;2009年

2 杜亚雄;从新奥尔良到全球[N];音乐周报;2004年

3 苏海鸣;俄罗斯巴扬之声奏响福建[N];音乐周报;2007年

4 张欢;即兴“爵士”走近观众[N];音乐周报;2007年

5 尹宁;《蓝色狂想曲》的由来[N];音乐周报;2001年

6 郭鹏;从爵士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炜;爵士乐的发展及中国现代音乐中的爵士元素[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梦璐;论爵士钢琴曲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07年

3 尹航;浅析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中的爵士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屈庆娟;舒宾《奏鸣曲二号》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易巧丽;论格什温歌剧《波基与贝丝》的艺术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6 陈思军;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单簧管小品》的艺术特点及演奏体会[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李洁;摇摆乐的风格特征与文化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8 芝汀;萨蒂钢琴作品的语言风格及结构原则[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9 王国鹏;人性的自由、无畏的创新、崇高的宗教情感[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孙桐佳;普通高校开设流行演唱选修课的设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80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80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