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中西圆融:中国音乐教育的必然走向——兼评马秋华教授的声乐教学

发布时间:2018-04-22 07:27

  本文选题:音乐教育体系 + 中国音乐教育 ; 参考:《音乐创作》2009年06期


【摘要】:正从1842年马里逊学堂设置音乐课开始,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已经走过了将近150个年头。回顾这150年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无论从音乐教育的基本思路,还是从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总体上都体现出
[Abstract]:Music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nearly 150 years since 1842, when music classes were set up at the Morrison School. Looking back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ic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150 years, we can clearly see that both the basic ideas of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basic methods of music education are reflected 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乔永强,陈元欣,周曦;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周奇迅;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迪[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何平;石之于中国园林意境的意义及其美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何庆艳;;中国传统色彩及其在新中式风格居室中的运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谭日纯;论《庄子》的“道”与“技”[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丁利荣;从“游”看小说评点的审美特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8 李昌舒;;郭象哲学与山水自然的发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陈雅先;论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孙琪;中国艺术精神研究的“偏”和“全”——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研究的失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龚妮丽;;孔子乐教思想的现代意义[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霄鹏;文化品质[D];清华大学;2003年

2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3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飞;论中国现代抒情散文的诗意追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秦元东;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8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霍建波;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温秀珍;张问陶论诗诗及其诗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正海;魏晋自然观与山水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袁愈宗;宋人论陶与陶诗经典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维东;谈中国哲学气论对绘画气论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3年

5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6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高美云;追寻黑白[D];山西大学;2004年

8 马磊;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包莉秋;《林泉高致》中的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蔡敏;赵孟,

本文编号:1786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86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