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声乐创作 + 教学 ; 参考:《大舞台》2013年03期
【摘要】:中国音乐家借鉴西方音乐创作与教学经验,创造性地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声乐艺术有机结合,创作了大批优秀音乐作品,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才。新创作的声乐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如何将少数民族的元素应用到声乐作品和教学中,这既是中国风格声乐创作与教学的经验,也是中国风格声乐音乐的发展方向。
[Abstract]:Chinese musicians draw on western music cre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creatively combine ethnic music elements with Western vocal music, create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music works and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musical talents. In the new vocal music works, a large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y music element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Guangxi, how to apply the elem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 to the elem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vocal music works and teaching, this is not only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vocal music creation and teaching,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style vocal music.
【作者单位】: 广西教育学院;
【分类号】:J616-4;G6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晶晶;张蕾;;浅论民族唱法的特点[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2 贾亚锋;;浅谈从1949年——1999年中国歌剧的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4期
3 黄雪;;关于艺术类高等院校声乐教学课程设置的建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4 赵世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李娜;郭建民;;大气磅礴聚其势 细致入微化其神——彭丽媛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略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段萱庭;;如同花儿开在春风里——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声乐艺术现象的回顾[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7期
7 李佳佳;;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韵味[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黄雪;;戏歌综合多元化的艺术因缘[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1期
9 孟佳;郭建民;;从《小河淌水》到《夜莺》——从吴碧霞两元结合的演唱风格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2期
10 秦伟;;人本主义在声乐教学方面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9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海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戈宁;东北民歌女性角色演绎的“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冰;孜孜润育筑心楼 桃李枝下好园丁[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娟;郭兰英与彭丽媛歌唱艺术风格之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柴建忠;民族声乐“学院派”和“原生态”的音乐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艳红;论彭丽媛的歌唱艺术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娅楠;论民族声乐中的“有”与“无”[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旭光;听吉诺·贝基发声教学的体会[J];中国音乐;1984年03期
2 张韵璇;当代法国对位教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付红艳;;歌唱的艺术表现在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于善英,施王伟;无调性声乐作品的教学应用[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马兰娣;浅析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孙雅红;艺术歌曲的界说、教学与演唱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7 易敬芝;论舞蹈教学中的辩证关系[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张学旗;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模糊性[J];台州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李燕;;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06期
10 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J];中国音乐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喻晓智;;对立统一规律引入声乐教学的尝试和探索[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林鸿;;浅谈声乐基础教学[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4 李晓鸣;;艺术专业琵琶教学之我见[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康玲;;快乐地感受音乐——幼师音乐基本乐科教学的新理念[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罗春蕙;;对改制后幼儿师范舞蹈教育教学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20周年会庆评奖条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任达敏;;传统和声学的教学与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赛音其木格;;浅析如何给幼儿教蒙古族舞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成娟;朝鲜族音乐舞蹈走进中国音乐学院[N];延边日报;2008年
2 胡敏 丛丛;一路教 一路学 一路歌[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安瑞;新筝与古筝的对话[N];音乐周报;2003年
4 杨青;舞剧《白鹿原》:以创演带动教学[N];光明日报;2007年
5 李成贵;“洋唱法”一定要唱“洋歌”么?[N];黄冈日报;2006年
6 王新敏;音乐教育与人文精神[N];周口日报;2006年
7 新乡市豫剧团 连会红;关于古筝学习中的几点体会[N];新乡日报;2007年
8 詹永明;笛子教学与演奏技术[N];音乐周报;2007年
9 管建华;关于多元文化与音乐教育的思考[N];音乐周报;2001年
10 梁占峰;唱法与审美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兰;试论中国钢琴学派的萌芽[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高慧;试论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与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华;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4 易亮;门德尔松《无词歌》的艺术特征与教学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雯;论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贾建文;试论中国民间舞的教学规范化[D];河北大学;2004年
7 李黎;论高师合唱指挥法的教学[D];河南大学;2005年
8 王芳;论俄罗斯“文化高原”时期的钢琴艺术[D];河北大学;2006年
9 杨萍;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点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87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8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