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卡姆原理——音群旋律是音乐生产的基础和构建材料
本文选题:木卡姆 + 木卡姆原理 ; 参考:《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摘要】:本文源于德国民族音乐学家埃尔斯纳在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下属的木卡姆研究会第一届研讨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本文指出:木卡姆这一概念源于以旋律为主的音乐生产的高度发展阶段;由木卡姆原理支撑的音乐思维和音乐表达在不同的历史范围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类型和种类。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me given by German ethnographer Ersner at the first seminar of the Mukam Research Society affilia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ditional Music (ICTM).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Mukam originates from the high development stage of melodic music production, and the musical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supported by Mukam's principle show various types and kind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ranges.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毛晓骅;印象派之源——前辈作曲家对德彪西印象派创作技法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1期
2 吴永生,冯健,张小林;中国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地理基础[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3 李荀华;论《诗经》四言平仄模式及其效应[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唐静;;旋律与和声的关系探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白兴发;音乐在少数民族社会交往中的作用─—以南方民族和国外一些民族“乐器说话”现象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黄海昌;古典与浪漫的音响呈现——贝多芬五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晏晓东;环县道情皮影戏板路唱腔音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文革;南系核心腔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陈晓艳;解读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创美”与“审美”[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维娜;格鲁克与瓦格纳歌剧创作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楠;论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秀琴;舒曼二重性格及其对音乐评论和钢琴套曲的影响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毋茜;中西方五声性音乐语言表现方法和风格的比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井碧媛;陕北民歌多声部之键盘和声因素探寻[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师占成;“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孙雪秋;论穆索尔斯基的《死之歌舞》[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7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3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