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淮南子》中的音乐表演艺术论

发布时间:2018-05-04 19:21

  本文选题:《淮南子》 + 音乐表演者 ; 参考:《音乐探索》2009年03期


【摘要】:《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集汉初黄老思想之大成的学术著作。《淮南子》各篇中均论及音乐,涉及到音乐中的诸多矛盾关系和审美意识。其中关于音乐技法的论述较为丰富,强调音乐表演中技巧及其训练的重要性以及表演中要"中有本主,以定清浊",要"情动于中"、"得其君形"这些论述对当今的音乐表演艺术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从《淮南子》中的音乐表演技巧及其训练、音乐表演中"技巧"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论"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透过《淮南子》这部著作全面揭示我国汉初音乐表演艺术思想。
[Abstract]:Huainan Zi is an academic work composed by the guests of Huainan King Liu An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It deals with music in all articles, involving many contradictory relation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music. Among them, there are abundant expositions on musical technique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echniques and their training in musical performan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their own masters in performing".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urbidity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exposition of "feeling in the middle" and "getting the shape of the king" also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music performing art nowaday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sical performance skills and their training in Huainan Z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ll"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in mus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emotion theory" in musical perform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thought of music performing art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振锡;《淮南子》中的音乐理论[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赵为民;《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初探[J];中国音乐学;199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波;;论指挥美学在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升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童江梅;;论合唱训练的着力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3 程海艳;;宝卷音乐美学思想探微——以《临泽宝卷》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4 梁宇;;从舞赋走进汉代舞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汤其林;唐玲;;从《论语》看孔子的乐舞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胡迪聪;;浅析儒家乐论思想与中和论美育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薛冬艳;;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文人气质散议[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王毅;;综合视野中的音乐与舞蹈观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梁宇;;从《舞赋》看汉代舞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香;;浅析墨子的“非乐”思想[J];北方音乐;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心希;;泉州书院、社学的发展与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张沈安;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D];辽宁大学;2008年

4 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6 胡吉星;作为文体的颂赞与中国美颂传统的形成[D];暨南大学;2009年

7 王yN;《礼记·乐记》研究论稿[D];暨南大学;2009年

8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陈聪发;中国古典美学清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琳;高等学校手风琴教学评价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丽;“联觉”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能力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文剑;《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苏军;论声乐艺术表演中歌声与情感的统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丽容;王玉珍歌唱艺术特色探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6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7 陈羽柔;音乐治疗与中医五行理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苏英伟;关于二胡演奏中音准问题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邓炜;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能动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达晖;中国红色革命歌曲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丽华;;论音乐表演的情感表现和音乐想象[J];文教资料;2007年15期

2 关心;;论音乐表演的情感表现和音乐想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静;《淮南子》简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邹丽霞;《淮南子》中关于音乐的“无有”、“本末”美学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5 孙以楷;《淮南子》绝代奇书[J];华夏文化;1994年Z1期

6 张运华;《淮南子》对道范畴的理论深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杜宝元;从博采群书看《淮南子》的成书立意——兼说对《淮南子》的评价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张运华;《淮南子》的“无为”理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9 戴黍;国外的《淮南子》研究[J];哲学动态;2003年04期

10 张祥浩;《淮南子》的人才辩证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漪倩;;论歌唱的心理基础与情感表现[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静;;徐复观和他的《淮南子》研究[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刁端琴;;读组合体视图的要点和技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海;;单词记忆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6 木立るり子;五十岚世津子;石崎智子;;从家庭护理者的情感表现探讨家庭护理现状[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陈永岗;;包装色彩的断想[A];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郑北如;;AutoCAD在数字化制图中的应用技巧[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9 刘明桂;;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技巧[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晓莉;吴新宇;;浅析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津平;培训“控场能力”的技巧[N];经理日报;2009年

2 曹芳;注会考试最后冲刺必备技巧[N];财会信报;2009年

3 邱学忠 驻马店日报社编辑;说服技巧在广告业务中的应用[N];驻马店日报;2008年

4 李欣;有效处理冲突的八大技巧[N];中国证券报;2009年

5 炼化腈纶厂聚合车间党支部书记 程汝斌;程汝斌:基层管理也要讲究技巧[N];大庆日报;2008年

6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纪立农;糖友点菜有技巧[N];健康时报;2009年

7 黄蕾;从思想、行为和技巧上拓展服务[N];中国电力报;2009年

8 孙昕 汪玮玮;坚守我们的“生命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葛瀚君;夏季促销3技巧[N];中国服饰报;2009年

10 阮力;经普后续表审核技巧解析[N];中国信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爱敏;《淮南子》道论探微[D];山东大学;2006年

2 孙纪文;《淮南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雪;《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李锦;唐代幽默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林琳;《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6 张丰乾;竹简《文子》探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葛刚岩;《文子》成书及其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吕有云;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磊;向道而游[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军;《淮南子》庄逵吉注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3 方国武;《淮南子》审美理想论[D];安徽大学;2002年

4 赵奇栋;《淮南子》东汉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静恒;《淮南子》介词“以”“于”“於”“乎”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6 罗国强;《淮南子》高诱注训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敏;论《淮南子》的德育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齐瑞霞;《淮南子》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世桥;《淮南子》文艺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尹雪华;《淮南子》文艺思想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44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44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