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写音乐与写文化——设问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06-04 08:57

  本文选题:音乐学家 + 文化模式 ; 参考:《音乐研究》2009年06期


【摘要】:1984年4月,美国十位中青年学者相聚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讨论"民族志文本的打造"。在几天的时间中,与会者坦率批评、深入讨论,与会论文经过认真修改,汇编成书,于1986年公开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写文化》(Writing Culture)。受此启发,由中国音乐学院两位教授发起组织的沙龙式"书写民族音乐文化高级研讨会"于2009年8月在秦皇岛市举办,十位应邀参会的中青年专家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在为期三天的研讨活动中,参会者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了充分交流,达成诸多共识。我刊特以笔谈专栏的方式对这批文章中的大部分予以先期压缩刊载,以飨读者。
[Abstract]:In April 1984, ten young and middle-aged American scholars gathered in Santa Fe, New Mexico, to discuss the creation of ethnographic texts. In a few days,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ank criticism, in-depth discussion, the papers were carefully revised, compiled into a book, published in 1986. This is the famous Writing Culture. Inspired by this, a salon-style "Advanced Seminar on Writing Folk Music Culture", sponsored by two professors from the Chinese Conservatory of Music, was held in Qinhuangdao City in August 2009. Ten young and middle-aged experts who were invited to attend the meeting were from the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respectively.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ina Academy of Art, etc., in the three-day seminar, participants had a full exchange of papers submitted and reached a lot of consensus. Most of these articles have been prepackaged by my journal in a written column.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查尔斯·西格及其有关音乐学学科建设的理论[J];中国音乐学;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玲玲;;从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地理研究”角度看北路壮剧和布依戏[J];歌海;2012年01期

2 李延红;;民族音乐学的“历史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欣;;轻扣民族音乐学的门扉——对民族音乐学的几点认识[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飒爽;;贝多芬晚期创作思想新探[J];科技风;2008年02期

2 张欢;;周吉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9年01期

3 张爱民;;《花样年华》电影音乐之解析[J];长城;2009年02期

4 音;音乐学家王光祈逝世四十九周年 温江县举行纪念活动[J];音乐探索;1985年01期

5 黄荟;;音乐·音乐学·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年02期

6 黄李娜;;音乐学学科再划分[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2期

7 蔡际洲;音乐学考生的专业素质与考试科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陈应时;论四分损益律[J];中国音乐;1984年03期

9 孙幼兰;;苏联音乐书评简介《人类音乐学中的庸俗社会学观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0 韩锺恩;还是“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中国音乐学家在当下人文处境中何以重建人文启蒙话语[J];中国音乐学;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庆中;;文化模式发展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倪钢;;从技术文化角度分析企业文化模式[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3 韦希;;有关印度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周相卿;;文化模式原理对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几点启示[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芮晓松;宋莉;;EFL教师的文化模式和EFL教学中的“文化适应”(摘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于红;;音乐对儿童的心理培养(摘要)[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文献汇编[C];1989年

7 王德伟;;历时态的西方国家战略工程的文化模式[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衣俊卿;;人类发展状况批判与人学主题的确立[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马武定;;城市的发展与文化模式[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骆彤;;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何方[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川 涂玉成 陈耀相;铸就品牌文化 打造一流企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管益忻;强化执行力,打造新型儒商文化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王祥明 涂玉成 韩义杰;TIB文化:依时利的成功之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4 蒋月霞;“一一三”创新法治文化模式[N];江苏法制报;2008年

5 王洛;惠普文化模式是如何塑造的[N];中国企业报;2007年

6 郑法;打造真善美文化模式[N];大连日报;2008年

7 郝童;肥矿电力打造“一本三化”安全文化模式[N];经理日报;2008年

8 演讲人 田青 全国政协委员;一个音乐学家的社会责任[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张书;“田汉现象”创新剧院文化模式[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冶青;与商业同榻而酣[N];珠海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王宏宇;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邹涛;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琳玉;英汉常见社交称谓对比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2 孙迪;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赫湘红;文化模式的解读[D];新疆大学;2006年

4 周红;[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李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文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唐晓云;中国高成长性企业的文化战略模式探析[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日;中英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桑杰端智;从古藏文文献看吐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9 宁圃玉;文化模式差异:中美跨文化交际行为模式的困境及出路初探[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10 陈遥;英汉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76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76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