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受力:何以“简约”达至“神圣”——对派尔特、坎切利及瓦斯克斯作品的个案解读
本文选题:神圣简约主义 + 新感受力 ; 参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摘要】:"神圣简约主义"是20世纪末叶早期音乐运动的衍生物,并且从它与东欧音乐独特的关联中获取推动力。笔者以派尔特的《空白》、坎切利的《时间……又一次》以及瓦斯克斯的《第四弦乐四重奏》三部器乐作品为例,对同一题材的不同音响结构分别进行感性识别与案头分析,并对其音响核心结构力给出相应表述,由此试图寻找"神圣"意涵在这些作品中的显现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风格表述中的"神圣"和"简约"的概念做出个性解读,对这一风格进行价值定位。
[Abstract]:Sacred minimalism was a derivative of the music movement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and gained impetus from its unique association with Eastern European music. The author uses Pieter's blank, Canchelli's < time. Again > and Vasquez's three instrumental works, the perceptual recognition and desk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sound structures of the same subject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 of the core structure of the sound is give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ways of showing the meaning of "sacred" in these works,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makes a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sacred" and "minimalism" in the expression of this style, and mak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is style.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檀革胜;;坎切力的交响思维研究——以最后三部交响曲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汪恋昕;;吉亚·坎切里《第五交响曲》中材料的组织[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许琛;;多层结构与多重结构——析坎切利《凭风悲悼》和声与作品结构特征[J];美育学刊;2012年05期
4 赵哲亮;;坎切利及其“祷告”系列作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班丽霞;;论阿沃·派尔特宗教性音乐的神圣与显圣[J];中国音乐学;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莹;后现代音乐及其美学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吴百荣;;亦梦亦真实——对《恩主》中人物形象的原型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3 柯岚;;“法律与文学”中的“局外人”[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孟君;;作者表述:源自“作者论”的电影批评观[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刘忠波;;30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良丛;;大众阅读与解释的操控——试论托尼·本尼特的阅读理论[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8 易洁;;论消费时代小说文本的审美诉求[J];长城;2009年08期
9 周晓明;刘浩;;评电视剧《密战》的理性思维与影像教育功能[J];长城;2010年10期
10 张淑芳;;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解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孙宜君;;论后现代视阈下中国影视艺术的审美取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邹积艺;杨振之;;论旅游节事的社会文化影响——成都市洛带古镇火龙节居民反应个案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7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奇;莫里斯·奥阿纳音乐语言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2 洪建园;论苏珊·桑塔格《火山情人》中的叙事策略[D];河南大学;2011年
3 何利;沉沦与超越[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金;寻找自我[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晓萌;暴力游戏中的“类我”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蓉;一代人的爱与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陈怡;私摄影述评与文化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莹;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批评[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10 张静洁;《口语诗的诗意获得与尺度》[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瑾;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J];福建艺术;2000年06期
2 桑靖宇;意识之后的实在——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的本体论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后现代主义宣言 《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宋瑾;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宋瑾;并置比较:走向后现代主义的音乐与美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宋瑾;后殖民批评语境中的音乐发展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宋瑾;;中性化:后西方化时代的趋势(引论)——关于多元音乐文化新样态的预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韩锺恩;当下人文生态及其文化工业语境(上)──当代音乐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约定的历史承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9 贾达群;;结构对位——一种重要的结构现象与结构思维及技法[J];音乐研究;2006年04期
10 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近现代和声技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龙;;神圣简约主义十二音序列音乐——约翰·塔文纳《阿赫玛托娃安魂曲》写作手法分析[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77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7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