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视域下的孔子音乐观考略
本文选题:孔子 + 音乐美学思想 ; 参考:《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礼锐;论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陈景磐;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骆啸声;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历史哲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J];求是学刊;1980年03期
5 何世华;司马迁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80年06期
6 高波;从“会计当而已矣”谈起[J];上海会计;1980年05期
7 王显春;略谈韩愈《师说》的“师道”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3期
8 徐景重 ,刘福国;试评孔丘的教育实践[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宋海清 ,孙爱国;关于《论先秦诸子的伦理观》中两点提法的异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商聚德;孟子哲学思想十题(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穆;;朱子矗立中道[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2 周予同;;朱熹之经学[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3 蔡尚思;;朱子学研究的新方向[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闽学研究丛书》总序[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陈明考;;论朱熹的重民思想[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6 袁启彤;;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地研究朱子学——在开幕式上的祝词[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7 郁文;;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研究朱子学——在开幕式上的讲话[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8 宫达非;;吸收朱子学精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开幕式上的讲话[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9 陈立夫;;学说以救时为贵[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10 陈正夫;;朱熹对儒学的继承和创新[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亚兵;中国近代室内乐(六)[N];音乐周报;2001年
2 邓四春;“音乐是上界的语言”[N];音乐周报;2001年
3 邓四春;“音乐是上界的语言”[N];音乐周报;2001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贺翠香;儒家民主思想资源不可弃[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董毅然 于彤 周燕 范晓丽 魏陈静 阮帆;永不离婚 是否坚守了中国传统[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李玉洁 黄有汉;谈谈儒家的和谐思想[N];北京日报;2004年
7 邓伟志;和谐社会论[N];北京日报;2004年
8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N];中国财经报;2004年
9 邓志红;孔子先祖地——夏邑县[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葛怀圣 单宝兰;造字鼻祖仓颉墓考略[N];中国档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4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保国;两周民本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徐正英;先秦文学思想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D];四川大学;2003年
8 张琳;荀学三论[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傅希亮;道德史观与《左传》文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绍和;孟子荀子政治哲学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0年
2 曲爱香;试论孟荀的天人关系思想及其对人类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珩;人性论与先秦管理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武氏红莲(VU THI HONG LIEN);从越南的传统道德思想谈孔子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5 吴冬梅;朱熹的“持敬”说读解[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海鸥;论山东民歌演唱的传统特色之继承与创新——兼谈我演唱山东民歌时的体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白龙飞;“五·四”时期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贺顺;论孔子的历史悲剧[D];郑州大学;2000年
9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夏莉;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78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7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