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方法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9 16:45

  本文选题:音乐审美教育 + 人学方法论 ; 参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S1期


【摘要】:本文以探讨音乐审美教育活动实施的前提条件为起点,首先明确了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由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和音乐媒介(审美对象)三个因素而构成的有序双向活动系统,并由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审美信息运转网络。音乐审美教育之所以与音乐审美不同,关键因素在于它是以教育为内在规定性的音乐审美活动。一旦被纳入了审美教育的活动范畴,其各活动因素就应具有教育性的特质。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Firstly, it is made clear that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n orderly two-way activity system composed of three factors: educator (teacher), educatee (student) and music medium (aesthetic object), and the three constitute a network of aesthetic information. The reason why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music aesthetics is that it is a musical aesthetic activity with education as its intrinsic regulation. Once brought into the categor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ts activity factors should be educational.
【作者单位】: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分类号】:J6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学箴;浅议音乐审美教育与德智体之发展[J];音乐探索;1988年02期

2 王英奎;;关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的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3 姚思源;音乐审美教育应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4 吴军行,蔡德予;倾斜 爆光 担忧——对高校音乐美育的调查和建议[J];人民音乐;1989年09期

5 代凌;漫谈怎样搞好中小学音乐教育[J];音乐探索;1990年03期

6 王安国;音乐家·学者·教师——贺姚思源教授从教四十五周年[J];人民音乐;1991年05期

7 舒言;中、小学音乐教师谈流行音乐[J];人民音乐;1991年07期

8 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刘沛;;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研究(摘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0 王珉;费尔巴哈人学方法论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2001年

2 重庆市教科所 潘光玲;关于音乐审美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讨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新音乐课程漫谈(五)[N];音乐周报;2002年

4 廖家骅;给音乐教师以选择教材的权利[N];音乐周报;2003年

5 刘洁;关于音乐教育观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裔文;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渊源探索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丽;探究音乐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40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040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2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