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中西方民族声乐文化身份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07-08 10:04

  本文选题:中西方 + 民族声乐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摘要】: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首先是其文化身份的识别问题。通过对中西方民族声乐艺术特质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声乐艺术的风格、特点及规律,有利于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深入探索。
[Abstract]: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national vocal music is first to identify the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vocal music art,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vocal music art can be more deeply understoo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ep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国家民委“21世纪教科书科研项目”部分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ZY16)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余惠承;“善歌者,必先调其气”[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乔新建;假声漫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陈应天;从历史嬗变探“唱法”衍进和中外分野[J];音乐探索;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笑;皮埃尔·米兰达·费拉劳大师声乐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奕嫔;论王原平声乐作品的地域性特点[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党宇娜;中国古代声乐论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岚;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艺术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6 朱梅梅;声乐艺术教学中“柔软歌唱”的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都本玲;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郭华丽;浅谈民族唱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几个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汶瑾;论声乐文学的体裁风格[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宏丽;论歌唱的民族风格[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霍橡楠;;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J];中国音乐;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兰英 ,李波 ,王嘉祥;让民族声乐艺术之花大放异彩[J];人民音乐;1980年05期

2 胡靖舫;向戏曲演员采访的一些体会[J];音乐研究;1980年03期

3 吴药声;;民族声乐一枝花——浅谈郭颂的声乐表演艺术[J];学习与探索;1980年05期

4 汪湖;中国音乐学院、湖南省文化局联合举办民族声乐训练班[J];中国音乐;1981年02期

5 李同生;从郭兰英的演唱看继承与发展传统问题[J];中国音乐;1981年03期

6 吕呐;民族声乐训练班胜利结业[J];中国音乐;1981年04期

7 顾雪珍;;向民族声乐传统学习的点滴体会[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1年04期

8 余士雄;;中西方历史上的友好使者——马可·波罗[J];历史教学;1981年08期

9 夏彬;从鲁艺到沈阳音乐学院[J];中国音乐;1982年01期

10 姜家祥;谈“以字行腔”的运用[J];中国音乐;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睿;高松;陶云;;比较室内设计学的心理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吴凌燕;姚本先;;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的比较及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博;陈晓;;北京大学生对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及态度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声乐划分三种唱法不科学[N];文汇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颜慧;田青理论家亮出黄牌:拒绝平庸[N];文艺报;2000年

3 韩溪;站得再高些 想得再远些[N];文艺报;2000年

4 石惟正;我的民族声乐观[N];音乐周报;2000年

5 高音;唱法如何划分?[N];音乐周报;2000年

6 杨曙光;亚洲声乐比赛有感[N];音乐周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松媛;让个性在音乐中飞扬[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记者 徐晋;专家评点中国音乐舞蹈现状[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赵忱;一步一步走近繁漪[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梅大传;彭丽媛的民歌时代[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2 兰晓薇;民族声乐润腔技法及其符号规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王保荣;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1年

4 王利娟;郭兰英和彭丽媛歌剧表演艺术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5 祝真伟;常香玉真假声混合演唱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田亚茹;中国歌剧唱腔及演唱民族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崔伟;姜嘉锵歌唱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刘雪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声、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晓丹;中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人性思想的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袁s,

本文编号:2107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07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6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