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大竹竹乐器音乐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9 10:16
【摘要】:大竹竹制乐器源远流长,特别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唢呐,其不仅是巴渠地区主要的传统吹奏乐器,更是承载大竹竹制乐器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竹唢呐的制造工艺,演奏技法,独特音色,均堪称一绝。人们把竹唢呐、竹琴、竹鼓、竹拍筒等竹乐器作为传承文化、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在以竹为核心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竹音乐作品。以竹文化音乐带动竹发展,促进竹产业,塑造竹精神,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地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Abstract]:Bamboo musical instruments have a long history, especially the bamboo suona, which i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s not only the main traditional playing instrument in Baqu area, but also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music culture of Dazhu musical instruments. Bamboo suon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laying techniques, unique timbre, are excellent. People regard bamboo suona, bamboo piano, bamboo drum, bamboo racket and other bamboo musical instruments as important tools to inherit culture, express feelings and exchange ideas, and create a large number of bamboo music works on the basis of bamboo as the core. Using bamboo culture music to promote bamboo development, promote bamboo industry and shape bamboo spir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life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胥必海;;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艺术[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中玺;;“乌江船工号子”的来源与美学探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琼;益阳竹艺与舞蹈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3期

2 孔繁洲;欧洲音乐文化的渊源——希腊与古罗马音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徐晓洁;;重张盛世强音——记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J];科技潮;1999年06期

4 J·T·提顿 ,M·斯娄宾 ,管建华;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模式[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汤文琪;;“精神力”笼罩下的黑非之音[J];世界文化;2006年06期

6 张艳;;浅谈我国手风琴音乐文化与技术的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晓 A;;中国音协考级贵州考区异常热烈[J];校园歌声;2007年09期

8 ;《黄河之声》约稿函[J];黄河之声;2007年18期

9 王勇华;;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J];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10 赵浩;隋欣;;对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研究性学习的论述[J];艺术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花白;;人类音乐文化学:历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谭孝鑫;;黄河水不断 太行颂歌长——山西抗日战争中的音乐文化[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3 周景义;;进一步发展浙闽边界地区畲族音乐文化的构想[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晨见;陈琪;;漫谈“淮风”[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谷迎迎;;浅析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状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星海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8 周张跃;;论音乐教育之意义[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蔡晓绚;;地方文献与广州地区民俗音乐文化[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瑾;音乐文化周星光灿烂[N];音乐周报;2003年

2 杜亚雄;阿富汗的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4年

3 李小莹;北京市教委把脉新北京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8年

4 丹东市文化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刘桂腾;文本: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田野调查[N];丹东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颜玉芝;为繁荣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尽心尽责[N];延边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攸莉;将玉溪建成有吸引力的音乐文化旅游城[N];玉溪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淑玲;展示陕西音乐文化新形象[N];陕西日报;2002年

8 杜亚雄;两大洋之间的歌舞[N];音乐周报;2005年

9 丁博;汽车音乐从尴尬走向成熟[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杜亚雄;音乐制止武装冲突[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3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7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10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溢;《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2 徐富平;天水羊皮鼓乐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丽君;土家族上梁歌的音乐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s,

本文编号:2507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507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