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流媒体文化中的粉丝经济与消费——以我国“流量鲜肉”的“迷群”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00:45
2014年左右,"小鲜肉"开始成为中国本土热度最高的青春偶像产品类型,并由于在粉丝经济驱动下捕获了规模惊人的网络用户注意力而被喻为"流量鲜肉"。若从音乐流媒体服务中的若干产品形态切入,可以"流量鲜肉"偶像及其"迷群"为研究个案,审视"粉丝文化"建构的社群想象、价值尺度与权力关系,并进而认为在音乐流媒体环境下,"粉丝参与式"的生产正在被流媒体的商业主体所收编,"粉丝"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也进一步被削弱。
【文章来源】:音乐传播. 2018年04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流量鲜肉”:数字化进程中相关偶像“迷群”的形成
二、消失的“礼物”:数字专辑的重复性消费
三、“线下/线上应援”:流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实践的心理机制
四、MV“败物主义”:流媒体时代MV引发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娱乐时代的男色消费:“小鲜肉”批判[J]. 王一璠. 上海艺术评论. 2017(03)
本文编号:2926877
【文章来源】:音乐传播. 2018年04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流量鲜肉”:数字化进程中相关偶像“迷群”的形成
二、消失的“礼物”:数字专辑的重复性消费
三、“线下/线上应援”:流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实践的心理机制
四、MV“败物主义”:流媒体时代MV引发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娱乐时代的男色消费:“小鲜肉”批判[J]. 王一璠. 上海艺术评论. 2017(03)
本文编号:2926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2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