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谭盾胡琴协奏曲《火祭》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3 09:35

  本文关键词:谭盾胡琴协奏曲《火祭》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谭盾(1957-)是一位活跃于当今世界乐坛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作曲家,在二十世纪末及二十一世纪初的这近二十多年来,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几乎都会引起国内外乐坛的广泛关注,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充满着中国音乐文化烙印并融合了现代先锋意识的创造性观念,近年来他以指挥及作曲的双重身份来往于中国、美国及其它各国之间,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本论文以他1996年创作的胡琴协奏曲《火祭》(为三把独奏胡琴、两个民乐队和人声而作)作为研究对象,以该作品具体分析为主要方式,从速度、力度、调性、音响等一系列结构参数到作品的整体结构形态;从音高、节奏、音色等材料组织到乐曲延伸发展的脉络;从谭盾的生平背景、创作观念和审美追求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浸润等各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和分析。同时也初步探讨了通过这样一部作品,我们如何深入挖掘民族管弦乐的创作特殊性及潜在的表现力特质,以及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弘扬、彰显和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等这一系列重要问题。
【关键词】:谭盾 《火祭》 胡琴协奏曲 创作观念 民族管弦乐 结构 材料组织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3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一章 谭盾生平概述与作品《火祭》简介8-14
  • 第一节 生平概述与创作分期8-10
  • 第二节 《火祭》作品简介10-12
  • 第三节 作曲家谭盾的创作理念及审美追求12-14
  • 第二章 胡琴协奏曲《火祭》材料组织形态14-20
  • 第一节 作品整体材料组织形态14-17
  • 第二节 独奏乐器材料组织形态17-20
  • 第三章 胡琴协奏曲《火祭》结构组织形态20-32
  • 第一节 作品整体结构特点及图表20-22
  • 第二节 音乐各部分参数与结构的关系及图表22-32
  • (一) 速度、时长与结构22-23
  • (二) 调性与结构23-25
  • (三) 音响动态与结构25-29
  • (四) 配器与结构29-32
  • 结语32-33
  • 注释33-34
  • 参考文献34-35
  • 附录:谭盾主要作品目录35-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孟东;谈“新潮作曲家”的音乐观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谭盾;无声的震撼[J];人民音乐;1992年11期

3 于庆新;时代性、民族性、可听性──徐景新访谈录[J];人民音乐;1995年11期

4 金湘;谭盾,我在《牡丹亭》等到了你![J];人民音乐;1999年01期

5 唐朴林;;解读谭盾“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只有靠民乐”之说[J];中国音乐;2008年03期

6 李西安,瞿小松;“走出西方音乐的阴影”对话录(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J];中国音乐学;198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明五;卢托斯拉夫斯基成熟时期的创作思维及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2 杨和平;谭盾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太勇;谭盾:解构与重组[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2 王玮莲;对陈怡《第三交响曲—我的美国音乐之旅》的作品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谭盾胡琴协奏曲《火祭》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03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