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竞明先生扬琴改革初探
发布时间:2021-03-10 06:23
<正>国际音乐界评价中国现代扬琴"在东方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作品和演奏"充满诗情画意和东方美感","是世界级的一流水平。"中国扬琴早已传布到东亚、东南亚地区以及其它洲际的不少国家。当代中国扬琴已和欧洲扬琴、西亚—南亚扬琴鼎足成为世界扬琴三大体系,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国现代扬琴则完全是中国人的独创,它的发明人是中国公认的扬琴演奏家、扬琴教育家、民族乐器改革家杨竞明先生。直到现在,全国乐器厂及
【文章来源】:乐器. 2019,(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三种直接转调的音位排列
伲骸?01”型扬琴是在变二型基础上发展而成,杨竞明先生称之为变三型扬琴,于1984年获得国家银质奖。变四型、变五型扬琴的特点是在通常情况下用传统手法变音转调,在特殊情况下又能用固定排列手法直接转调。变音手法方便,直接手法困难。它把方便留给常用,困难放在少用。变四型和变五型扬琴是在“401”型变音扬琴基础上,发展成五二多码并列式的音价并折直接转调法而成。第四种变四型扬琴:变四型扬琴是把“401”型扬琴中间两条为九个音的码条上面各增四个音。这样,在四个码上的可以形成上下两层音阶横向并折式图2五二多排并列(此排列式发表于1961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的《民族乐器改良文集》)。
技术天地-22-MusicalInstrumentMagazine乐改探索的排列,演奏音阶时可从下层音阶并列式分三路(图中三个箭头后示)纵向斜跳到上层高音区的音阶并列式中。当然,像这样在主要的演奏中音区频繁而上下反复地反手大跳(请看括号外的音阶)要比传统变音转调手法(见括号内的音阶)复杂得多。但它只在必要的特殊情况下使用,而通常都用方便的传统变音手法演奏。第五种变五型扬琴:是在“401”型扬琴左码左边再增加一排双边音码,把横向并折式的音阶又增加了一个八度,在高、低音区的两端又可借助变音槽再增加一个多八度。它是变音转调和直接转调结合最好,演奏方便的一种两用扬琴,但是它也存在结构复杂,两条左码音质不易统一、音响混浊、琴体易变形等不足。第六种是小型”401”型扬琴。四、扬琴的其他改革1.变音闸杨竞明先生于1991年发明了由滚轴、底座和板手组成变音闸,其板手带有一轴杆,当拨动板手时,轴杆支撑或脱开琴弦,即调节琴弦的有效长度,使琴弦升高或降低半音,是理想的扬琴转调装置。此发明于1992年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直角扬琴杨竞明先生为使扬琴的琴体结构更有利于承载巨大的拉力,研制发明了直角扬琴,并于1992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蝶式扬琴杨竞明先生为使扬琴的高音音色更为清晰,低音音色更为雄厚,对扬琴的共呜系统进行了改革,与其学生潘贵军先生共同研制出蝶式扬琴。并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杨竞明先生为第一发明人,潘贵军先生为第二发明人,由潘贵军先生于1997年在唐山申请专利。图3变四型扬琴音位(图中括号内为变音转调音阶,括号外为直接转调音阶)
本文编号:3074210
【文章来源】:乐器. 2019,(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三种直接转调的音位排列
伲骸?01”型扬琴是在变二型基础上发展而成,杨竞明先生称之为变三型扬琴,于1984年获得国家银质奖。变四型、变五型扬琴的特点是在通常情况下用传统手法变音转调,在特殊情况下又能用固定排列手法直接转调。变音手法方便,直接手法困难。它把方便留给常用,困难放在少用。变四型和变五型扬琴是在“401”型变音扬琴基础上,发展成五二多码并列式的音价并折直接转调法而成。第四种变四型扬琴:变四型扬琴是把“401”型扬琴中间两条为九个音的码条上面各增四个音。这样,在四个码上的可以形成上下两层音阶横向并折式图2五二多排并列(此排列式发表于1961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的《民族乐器改良文集》)。
技术天地-22-MusicalInstrumentMagazine乐改探索的排列,演奏音阶时可从下层音阶并列式分三路(图中三个箭头后示)纵向斜跳到上层高音区的音阶并列式中。当然,像这样在主要的演奏中音区频繁而上下反复地反手大跳(请看括号外的音阶)要比传统变音转调手法(见括号内的音阶)复杂得多。但它只在必要的特殊情况下使用,而通常都用方便的传统变音手法演奏。第五种变五型扬琴:是在“401”型扬琴左码左边再增加一排双边音码,把横向并折式的音阶又增加了一个八度,在高、低音区的两端又可借助变音槽再增加一个多八度。它是变音转调和直接转调结合最好,演奏方便的一种两用扬琴,但是它也存在结构复杂,两条左码音质不易统一、音响混浊、琴体易变形等不足。第六种是小型”401”型扬琴。四、扬琴的其他改革1.变音闸杨竞明先生于1991年发明了由滚轴、底座和板手组成变音闸,其板手带有一轴杆,当拨动板手时,轴杆支撑或脱开琴弦,即调节琴弦的有效长度,使琴弦升高或降低半音,是理想的扬琴转调装置。此发明于1992年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直角扬琴杨竞明先生为使扬琴的琴体结构更有利于承载巨大的拉力,研制发明了直角扬琴,并于1992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蝶式扬琴杨竞明先生为使扬琴的高音音色更为清晰,低音音色更为雄厚,对扬琴的共呜系统进行了改革,与其学生潘贵军先生共同研制出蝶式扬琴。并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杨竞明先生为第一发明人,潘贵军先生为第二发明人,由潘贵军先生于1997年在唐山申请专利。图3变四型扬琴音位(图中括号内为变音转调音阶,括号外为直接转调音阶)
本文编号:3074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07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