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芦笙音乐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7:02
本文关键词:贵州芦笙音乐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芦笙是我国苗、侗、水、瑶等诸多民族的传统吹管乐器,芦笙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枝奇葩。长短不一的笙管和便于在舞蹈之时吹奏的笙嘴颇具特色,表演时热情奔放,充分表现出贵州诸多少数民族粗旷豪放的性格。它具有科学的声学原理,丰满、多彩的和声的功能,使得音色优美、别具特色,在吹奏乐器家族中也是少见的。芦笙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态的演奏工具,,它更具有其民族的文化功能,芦笙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芦笙的改革和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一是借鉴了加键笙改革的经验,二是经历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两次大发展时期,甚至受西方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的影响,在六管芦笙基础上相继研制出的九管、十一管、十五管、十八管、二十六管及三十管等改良芦笙,或扩展了音域,或增加了半音,强化了乐器的功能,推动了芦笙艺术的发展。 芦笙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构造独特、形制多样、音色优美而富于表现,它不仅是我国古老、传统的一种民族乐器,它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历史还赋予了它特殊的身份和多种功能。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 由上所述,本文试从历史、人文、音乐、社会功能多方面阐释贵州芦笙这一民族乐器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贵州芦笙 音乐文化 改革 社会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3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9
- 第一章 贵州芦笙的历史概说9-15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概况9-11
- 第二节 芦笙的社会历史及传说11-15
- 第二章 贵州芦笙的种类及其特点15-28
- 第一节 苗族芦笙及特点15-21
- 第二节 侗族芦笙及特点21-24
- 第三节 水族芦笙及特点24-27
- 第四节 瑶族芦笙及特点27-28
- 第三章 贵州芦笙的音乐表现形态28-38
- 第一节 芦笙词28-31
- 第二节 芦笙曲31-34
- 第三节 芦笙舞曲34-38
- 第四章 贵州芦笙的社会功能38-44
- 第一节 精神寄托功能38-40
- 第二节 语言交际功能40-42
- 第三节 文化娱乐功能42-44
- 余论 贵州芦笙的改革与发展44-49
- 第一节 传统形制及其改良革新44-46
- 第二节 芦笙改革与发展46-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培安;侗族芦笙略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付明华;;高等学校芦笙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杨方刚;芦笙乐的变革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02期
4 王承祖;胡家勋;杨方刚;;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苗族篇[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年02期
5 范元祝;笙与芦笙之比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余富文;;谈苗族芦笙的制作[J];乐器;1991年03期
7 杨方刚;对贵州民间芦笙的逆向性考察──为民族音乐史的编纂提供参考[J];艺术探索;1997年S1期
8 王德埙;贵州祭祀芦笙之考察与研究[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9 杨方刚;贵州传统芦笙音乐研究的社会视角[J];中国音乐;1992年01期
10 范元祝;;传统芦笙与笙之和声比较[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贵州芦笙音乐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6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