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扬琴音乐创作风格及演奏诠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4:16
本文关键词:黄河扬琴音乐创作风格及演奏诠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扬琴艺术的发展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民族乐器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无论从作品创作还是到理论研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本文站在中国传统音乐背景下,首先从黄河先生艺术生涯和创作思想的形成入手,对黄河先生的音乐创作风格进行叙述、梳理和分析,并提炼黄河先生在创作思想和审美取向,探究黄河先生作品的创新点,进而充分体现黄河先生在传承并发扬中国.乃至世界扬琴艺术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其中笔者根据题材不同将作品分为少数民族风情篇、讴歌自然抒情篇和借古赞今气节篇三个类型,每个类型列举几首特点突出或者意义深刻的作品进行解析。少数民族风情篇主要以作品《拉萨行》、《金色牧场》和《天山诗画》为代表,讴歌自然抒情篇主要以作品《黄土情》和《川江韵》为代表,借古赞今气节篇主要以作品《离骚》、《黄梅随想曲》为代表,从作品的曲式结构、表现手段和情感把控三个大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将黄河作品的题材特点表述清楚,在此基础上能为以后学习者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另外笔者在总结分析黄河移植改编作品中,通过列举、解析和归纳等手段把这类作品的题材、表现手段以及风格特点逐一展现出来。笔者对黄河创作过程中所创新的新技法也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求对黄河音乐作品演奏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最后通过作品《天山诗画》诠释了笔者对演奏黄河作品应该具备的理念,通过作品《黄河扬琴练习九十九首》加深了对黄河作品演奏技术的全面认识。 笔者通过对黄河先生扬琴音乐创作风格的探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主要创新点:一是对黄河先生扬琴音乐作品从风格特点上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是探索了黄河先生扬琴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三是提炼了黄河先生扬琴音乐的创作思想。四是为后人怎样理解黄河先生的作品以便更好地把握其作品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黄河 扬琴音乐 创作风格 诠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1
- 第一章 黄河扬琴音乐创作道路及途径11-17
- 1.1 黄河的艺术生涯12-13
- 1.2 中国传统文化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13-15
- 1.3 黄河扬琴音乐创作的背景15-17
- 第二章 黄河扬琴音乐作品的题材特点17-34
- 2.1 少数民族风情篇17-22
- 2.2 讴歌自然抒情篇22-30
- 2.3 借古赞今气节篇30-34
- 第三章 黄河改编移植扬琴作品的艺术特色34-43
- 3.1 移植作品34-35
- 3.2 改编作品35-43
- 3.2.1 以扬琴独奏曲《渔舟唱晚》为个案(一)36-40
- 3.2.2 以扬琴独奏曲《黄河颂》为个案(二)40-43
- 第四章 黄河扬琴音乐作品对扬琴演奏技法的拓展43-47
- 4.1 抓弦泛音的运用43-44
- 4.2 复调的运用44-45
- 4.3 独创五、八、九连弹技法45-47
- 第五章 诠释黄河扬琴作品的必要条件47-52
- 5.1 演奏理念与风格47-49
- 5.2 正确的演奏技术49-50
- 5.3 较深的作曲技术理论学习50-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伟;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扬琴艺术[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人民音乐;200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燕子;项祖华扬琴作品的音乐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黄河扬琴音乐创作风格及演奏诠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6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