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中外扬琴击弦工具的比较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1 18:01

  本文关键词:中外扬琴击弦工具的比较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差异。中国扬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不仅在我国备受推崇,同时,它作为在世界扬琴大家族中的一员,也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世界扬琴大家族中成员众多,它们的形制、尺寸、音色等方面也都各具特色,这种乐器自诞生之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身影遍布世界各大洲,并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音乐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至今。世界扬琴根据演奏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击奏类和拨奏类两种,除北非地区的扬琴属于拨奏类,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扬琴属于击奏类。击奏类扬琴是依靠由演奏者手持击弦工具,敲击琴弦发声来进行演奏,击弦工具作为演奏工具,对击弦类扬琴来说,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和意义,, 目前,国内外针对本国扬琴击弦工具的研究相对较多,而针对各国扬琴击弦工具比较和研究,则相对较少。对击弦工具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乐器的特点,发挥其优势,更可以在保留我国扬琴的特色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扬琴击弦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不断丰富扬琴的音乐表现力。因此,针对各国扬琴击弦工具的研究,对于扬琴的演奏和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各国击奏类扬琴的击弦工具的形制、特点、与乐器的关系以及对演奏技巧影响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一:世界扬琴击弦工具介绍;二:击弦工具与乐器的关系;三:击弦工具与演奏的关系;四:击弦工具与音乐表现风格的关系;五:对中国扬琴演奏艺术特色的思考。
【关键词】:世界扬琴 击弦工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51
【目录】:
  • 致谢3-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0
  • 第一章 世界扬琴击弦工具介绍10-23
  • 一、 扬琴击弦工具的形制10-21
  • 二、 扬琴击弦工具的选材21
  • 三、 扬琴击弦工具的制作工艺21-23
  • 第二章 击弦工具与乐器的关系23-25
  • 一、 击弦工具与乐器形制的关系23
  • 二、 击弦工具与音位的关系23-24
  • 三、 击弦工具与琴弦的关系24-25
  • 第三章 击弦工具与演奏的关系25-28
  • 一、 击弦工具对音色的影响25
  • 二、 击弦工具对演奏姿势的影响25-26
  • 三、 击弦工具对演奏技巧的影响26-28
  • 第四章 对中国扬琴演奏艺术特色的思考28-32
  • 一、 技法方面28-29
  • 二、 音色方面29
  • 三、 音乐创作29-30
  • 四、 乐器方面30
  • 五、 演奏形式30-32
  • 结语32-34
  • 个人简历34-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月宁;扬琴演奏技术与方法的运用[J];乐器;2003年01期

2 于海英;扬琴的单音止音器研究[J];乐器;2003年03期

3 邝晴;我国第一部扬琴教材《琴学新编》的历史价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韩晓莉;;扬琴重奏的历史、演变和发展[J];艺术教育;2004年05期

5 姚晓琴;谈扬琴的技法与艺术表现[J];艺术百家;2004年01期

6 李萍;“德西玛”的变迁与中国扬琴艺术[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薇;浅析“松”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张志远;论扬琴演奏的心理境界与思维活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王珍;中国扬琴 琴竹演变过程及未来发展的构想[J];黄河之声;2004年06期

10 熊英;;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暨国际扬琴艺术节组委会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邓苏丹;木的琴,让粤升扬琴名扬四海[N];广东科技报;2012年

2 思哲;500多名扬琴专业学生杭州竞技[N];中国文化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胡芳;扬琴还可以这样玩[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林俊卿;扬琴[N];福建日报;2001年

5 陈壮;闲话扬琴[N];江淮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刁艳;扬琴学科建设再受关注[N];音乐周报;2005年

7 王臻青;于海英:提升扬琴音乐意境[N];辽宁日报;2006年

8 邝晴;扬琴上的“西北风”[N];音乐周报;2006年

9 ;《海的遐想》展示民乐完美境界[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悦;刘月宁:小扬琴敲出的“大视野”[N];中国艺术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黄河扬琴作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芳;东北扬琴流派的主要特点及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娟;新中国扬琴艺术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王婕;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5 张莉;新疆扬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易先玲;梁瑞华教授扬琴艺术述论[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7 祁琳;扬琴重奏的演奏与作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麻文广;近十年来扬琴创作方面的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李向颖;中国扬琴源流及当代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10 王珍;扬琴流派再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外扬琴击弦工具的比较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84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8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