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1:13
本文关键词: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和表演程式的内涵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是研究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本文围绕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特征,通过田野采风调查,收集挖掘史料以及查阅有关文献,分别从文场扬琴音乐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艺术形态、艺术倾向以及文化属性进行分类,并借鉴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论,把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中具有“音声形态”和“乐声形态”特征的两个不同层面和不同内容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历史文化事象、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的时代特征、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艺术表演程式的文化扩张等三个主要方向进行深入阐述,并从中对文场扬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传播方式如:无文本记写和文本记写的文场扬琴音乐曲调和曲牌,包括印行出版的公尺谱、简谱版本的曲调曲牌在文场扬琴萌生以及流行时期对文场扬琴表演程式的作用,文场扬琴盛传时期的音乐形态与商业活动仪式中的社会发展的时代文化扩张等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和论证。 引言:阐述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说明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文化属性与分类:分析文场扬琴音乐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文化分类。通过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把文场扬琴音乐形态分成“音声形态”和“乐声形态”两个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论述,为后文使用方法论做铺垫。 第二章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文化事象:在文场扬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传播方式为两个阶段:1、无文本记写的口头曲牌传唱及曲牌抄本,2、文本记写的公尺谱版本和简谱版本的传播方式,本章通过无文本记写的口头传播方式和文本记写的传播方式,表明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具体文化事象。 第三章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的时代特征:以文场艺人贯穿文场扬琴音乐和表演形态在社会影响下衍变过程。分时期对广西文场扬琴在社会文化活动与文场音乐仪式中的几种常见表演程式进行分析和归纳。 第四章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艺术表演程式的文化扩张: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艺术审美观也在不断改变,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物--文场扬琴,随之也寻求新的艺术形态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其中,文场扬琴艺术的文化扩张就是吸纳异地文化、异类艺术、改良本体的过程体现。 结论: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研究和评价标准与时代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与不同形态的文场扬琴音乐及其表演程式相对应。当我们弄清楚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的基本规律,有着千丝万缕、相互相成艺术关系的同时,对文场扬琴音乐进行不断延续、不断创新,创作文场扬琴音乐新成果,,才能进一步探寻和把握文场扬琴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方向,才能在新的社会文化大潮流中屹立不倒。我深信,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文场及文场扬琴音乐工作者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和实践,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在民族音乐领域以及中国扬琴界一定引起广泛的学术关注。
【关键词】:广西文场 扬琴 文场扬琴 音乐形态 表演程式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及其文化属性13-16
- 第一节 人类文化活动中文场扬琴艺术“音声形态”的特征13-14
- 第二节 文化传播活动中文场扬琴艺术“乐声形态”的特征14-16
- 第二章 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文化事象16-20
- 第一节 无文本记写的音乐曲调和曲牌16-17
- 一、 口头音乐16-17
- 二、 曲牌抄本17
- 第二节 文本记写的音乐曲调和曲牌17-18
- 一、 工尺谱版本的曲调和曲牌17-18
- 二、 简谱版本的曲调和曲牌18
- 第三节 曲牌的音乐形态具体描述18-20
- 一、 调式及旋律特征19
- 二、 曲体特征19-20
- 三、 板式特征20
- 四、 伴奏特征20
- 第三章 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的时代特征20-26
- 第一节 文场扬琴萌生时期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21-23
- 一、 流动的“套路式”弹唱21-22
- 二、 坐馆“担纲”与伴奏表演形式22-23
- 第二节 繁盛时期的文场扬琴音乐表演程式形态23-26
- 一、 “吆喝式”的文场扬琴音乐表演24-25
- 二、 开场式的音乐形态表演25-26
- 三、 过场式的音乐形态表演26
- 四、 终场式的音乐形态表演26
- 第四章 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艺术表演程式的文化扩张26-28
- 第一节 社会发展影响下的音乐文化扩张27-28
- 第二节 学术理论研究中的文化扩张28
- 结语28-30
- 参考文献30-31
- 致谢3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江南丝竹扬琴对现代扬琴发展中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0年22期
2 解骏;;曲艺音乐中的扬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秦枫 ,桂梅;贵州扬琴与黔剧声腔[J];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05期
4 陈栋;;广西文场扬琴音乐考释[J];民族艺术;2009年01期
5 李侃;;南国曲苑花正红——广西曲艺六十年简述[J];南方文坛;2009年S1期
6 辛力;;山东琴书曲牌音乐的结构形态[J];齐鲁艺苑;1986年03期
7 张志远;中国扬琴传统流派比较研究[J];齐鲁艺苑;2004年03期
8 于南;;四川扬琴传统曲目唱腔中的远关系转调现象研究[J];四川戏剧;2010年06期
9 钱伟宏;;四川琴书中的扬琴演奏艺术[J];音乐生活;2009年09期
10 李萍;“德西玛”的变迁与中国扬琴艺术[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与表演程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8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