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溪山琴况》表演艺术理论在古筝演奏中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07 03:14

  本文关键词:《溪山琴况》表演艺术理论在古筝演奏中的指导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琴、古筝做为我国的传统乐器,其不论在形制、演奏技法、文化内涵及审美属性上都有众多的相似之处。而古琴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筝无法比拟的。笔者意在挖掘古琴几千年来积累下的宝贵遗产,取之于琴而用之与筝,为古筝在今后的发展寻觅更适合的方法。 古琴艺术作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见证者,它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是一个乐器,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它留给我们的、传承下来的不仅是乐曲,更多的是五千年来中国文人志士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产。《溪山琴况》一书,就是这宝藏的其中一部分,挖掘出它的价值,将对任何乐器的演奏都有莫大的指导意义。 古筝,为一件卧弹乐器,琴体较大,音域宽广,音色柔美,绚丽而动听。经过近现代筝家的不断努力,古筝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各种新的演奏技法也层出不穷,古筝进入一个空前的发展盛世。这几年的发展虽快,但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让笔者觉得她只有血肉之躯,没有灵魂。这种空洞的最终原因其实就是她缺乏历史的洗礼。如何让她有魂,成为我一直想追赶的难题。让我们慢下脚步来,让我们的灵魂可以追赶过来。没有时间的积淀,一切都是空谈,古筝,也是一样,只有在不断的时间积累下,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如何让古筝成为像古琴那样的君子之器,这是我们都应该研讨的重大问题。毛主席曾说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现在就是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努力从古琴艺术中汲取营养,将之运用与古筝中,确保她的长久的稳步的发展。 本文将以张法对《溪山琴况》的三层论为基础,即琴音、琴技、琴韵三个层面分别论述其对古筝演奏的启示作用。在论述中主要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论证,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将实践上升于理论的高度。
【关键词】:《溪山琴况》 古琴演奏艺术理论 古筝演奏 借鉴 传承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3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综述8-10
  • 1.1 课题背景8
  •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8-9
  • 1.3 国内研究现状9
  • 1.4 研究方法9-10
  • 第二章 《溪山琴况》概述10-13
  • 2.1 《溪山琴况》简介10
  • 2.2 《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体系结构10-13
  • 第三章 对筝之韵、筝之音、筝之技的启示13-17
  • 3.1 对古筝演奏时意境把握的指导性13
  • 3.2 对古筝演奏音响的启示13-15
  • 3.3 对古筝演奏技法的启示15-17
  • 第四章 通过研究《溪山琴况》对古筝演奏发展的展望17-19
  • 4.1 古筝在演奏技法上的高度发展17-18
  • 4.2 展望古筝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18-19
  • 结语19-20
  • 参考文献20-2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1-22
  • 致谢22-23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3-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艺宁;;《溪山琴况》之“和”况对古筝演奏的启示[J];黄河之声;2010年03期

2 刘承华;《,

本文编号:428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28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