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二胡业余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06 11:08

  本文关键词:二胡业余教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是一种极具民族传统文化风情的音乐载体。著名的二胡乐曲《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流传古今,蜚声中外。伴随着当代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人们对于文化艺术追求的提高,二胡作为一门高雅艺术,逐步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当中。二胡业余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音乐爱好者当中的时尚风潮。然而我国二胡业余教学尚且处于一个清涩的成熟与过渡时期,二胡业余教学理念的缺失,教师队伍的缺乏,教学内容与教材的陈旧,教学条件的简陋,教学方法的滞后等等,这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二胡爱好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试图结合亲身历练,在整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二胡业余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入研讨。 本文首先对国内现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说,并阐述了二胡业余教学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而对二胡业余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二胡业余教学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审视,最后针对二胡业余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性的对策和实践措施,并佐以具体的成功教学案例。由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相对零散并较为缺乏,这促使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同时又找寻到了自身的创点和价值所在。 本文的研究结论,重点体现在我国二胡业余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以及相关对策两大方面。我国当前我国二胡业余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教学理念缺失,创新意识相对薄弱;2)教学主体缺位,教师素质有待提高;3)教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急需改善;4)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编排不够合理;5)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缺乏保障。我国二胡业余教学的对策和实践途径,主要包括:1)树立全新意识理念,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化;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专业化;3)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促成教学条件的正规化;4)丰富教材曲目内容,实现课程编排的系统化;5)创建现代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本文的以上研究结论,对于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义。但由于笔者资历尚浅,加上经验不足以及时间匆促,本课题的研究尚有许多值得深挖之处。相信通过学界各位专家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国二胡业余教学必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实践方面也必将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二胡 业余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主体 教学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9
  • 2. 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9-10
  • 3. 文献综述10-16
  • 4. 研究思路与内容16
  • 5. 研究方法16-18
  • 第一章 二胡业余教学相关理论概述18-25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18-19
  • 1.1.1 二胡业余教学18-19
  • 1.2 二胡业余教学的特点19-21
  • 1.2.1 非规范性19-20
  • 1.2.2 非系统性20
  • 1.2.3 非持续性20-21
  • 1.2.4 非协同性21
  • 1.3 二胡业余教学的重要意义21-25
  • 1.3.1 二胡业余教学有助于二胡专业人才的培养21-22
  • 1.3.2 二胡业余教学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2-23
  • 1.3.3 二胡业余教学有助于加深对民间音乐的认识23
  • 1.3.4 二胡业余教学有助于音乐情感的培养23-25
  • 第二章 二胡业余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25-35
  • 2.1 教学理念缺失,教学目标不够明晰25-27
  • 2.2 教学主体缺位,教师素质有待提高27-29
  • 2.3 教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急需改善29-30
  • 2.4 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编排不大合理30-32
  • 2.5 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缺乏保障32-35
  • 第三章 二胡业余教学的对策与实践途径35-49
  • 3.1 树立全新意识理念,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化35-36
  •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专业化36-38
  • 3.2.1 加强二胡业余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力度36-37
  • 3.2.2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与教学水平37-38
  • 3.3 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促成教学条件的正规化38-40
  • 3.3.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38-39
  • 3.3.2 加强软件设施建设39-40
  • 3.4 丰富教材曲目内容,实现课程编排的系统化40-43
  • 3.4.1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40-41
  • 3.4.2 丰富教材曲目内容,运用多种渠道搜集教学素材41-43
  • 3.5 创建现代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的最优化43-49
  • 3.5.1 实现情感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43-44
  • 3.5.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44-46
  • 3.5.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质量46-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芳;王寿庭二胡演奏的“物我为一”艺术辩证观初探[J];人民音乐;2005年08期

2 王刚;二胡艺术发展琐谈[J];音乐天地;1997年04期

3 蔡尚;他是二胡花园中辛勤的园丁[J];小演奏家;2003年12期

4 许多军;承中鉴西 博采群芳——浅析刘天华对我国二胡艺术的贡献[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李群;;刘天华作品《闲居吟》赏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6 陈园;;谈二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大舞台;2011年08期

7 张前;;二胡艺术之树常青——喜听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专场音乐会[J];人民音乐;2006年11期

8 呼延梅文;;从作品表现看二胡艺术的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朱昌耀;;尊师 楷模 丰碑——记二胡演奏家闵惠芬[J];人民音乐;2010年03期

10 冯光钰;20世纪的中国二胡艺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云夏;悠悠二胡情[N];宜兴日报;2006年

3 赵寒阳;二胡教师请走出教学中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7年

4 刘文金;新作品提出的新课题[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黄辉;从二胡看书法的审美、品评与走向[N];美术报;2007年

6 宋婧;于红梅:感悟师生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海君;百年二胡期待新作[N];中国艺术报;2001年

8 朴东生;二胡“伯乐”陈朝儒评传[N];音乐周报;2007年

9 石一冰;纪念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百年诞辰活动在京举行[N];音乐周报;2003年

10 本报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本报通讯员 徐琳瑶;民乐传承的琴弦越奏越响[N];苏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祖胜;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树燕;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成功交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学聪;二胡沿革的多元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宇;“春风化雨,琴声依旧”[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程;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杨梦娜;二胡社会教育及其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周恋;论中和之美在二胡艺术作品中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晨岚;二胡业余教学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彬;后现代音乐教育视野下的二胡推广及国际教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9 史改丽;高职高专艺术院校二胡教学改革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乔雪;二胡人才培养个案调查与思考[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二胡业余教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26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