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0:09
本文关键词: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铜鼓文化是历史上由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自它产生之日起便因其自身新颖的形式功能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各族群之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并衍生出内容各异的铜鼓习俗。中堡苗族是苗族的一支,在不断南迁的过程中与使用铜鼓的南方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通过族群间的长期文化交流,铜鼓逐渐被中堡苗族所接受、改造,并最终纳入到自身原有的文化生活模式,在服务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关于铜鼓的民间文化习俗。铜鼓在中堡苗族社群中作为神灵、祖先崇拜的信仰载体,它的使用被限定于一定的仪式语境,并服务于特定的仪式目的。铜鼓在岁时节日中的使用主要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农业生产增殖、丰产的愿望;在葬礼中的使用则主要是为了隔断死者灵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实现人们阴安阳乐、回归正常生活秩序的目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堡苗族铜鼓习俗走向了不断式微的趋势。地方政府在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的传承与保护活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因素参与到这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关键词】:中堡苗族 铜鼓习俗 仪式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3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5
- 第一节 研究缘起7-9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第三节 研究现状10-14
- 一、中国古代关于铜鼓的记载10
- 二、近代以来关于铜鼓的学术研究10-12
- 三、关于铜鼓习俗的研究12
- 四、关于苗族铜鼓习俗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12-14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14
- 第五节 资料来源14-15
- 第一章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的传承环境15-22
- 第一节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传承的自然环境15-16
- 第二节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传承的人文环境16-18
- 第三节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概述18-22
- 第二章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仪式的语境及叙事特点22-32
- 第一节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仪式的语境23-27
- 一、铜鼓习俗仪式的时空制度24-25
- 二、铜鼓习俗仪式中的参与者25-27
- 第二节 铜鼓习俗仪式的叙事特点27-32
- 第三章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的主要仪式活动32-44
- 第一节 农业生活的节律——欢喜鼓33-37
- 第二节 生命的挽歌——白喜鼓37-44
- 第四章 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的保护与传承44-50
- 第一节 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的传统传承方式44-46
- 第二节 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的保护传承现状及反思46-50
- 结语50-51
- 附录:田野考察照片51-54
- 参考文献54-57
- 后记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畅;;浅论图腾崇拜的特点及影响——兼论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的演变[J];创新;2007年06期
3 龙庆凤,隆名骥;从“三鼓”看苗族鼓舞的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4 高艳玲;;对广西铜鼓文化的开发式保护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姚岚;中堡苗族葬俗考察[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韦丹芳;试论铜鼓文化的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7 万辅彬;刘莉;;关于铜鼓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09年00期
8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J];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9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民俗研究;2009年02期
10 黄秀蓉;;贵州化屋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舅权”的历史遗留与变迁[J];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南丹中堡苗族铜鼓习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4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