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清代扬琴考

发布时间:2017-06-12 09:03

  本文关键词:清代扬琴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扬琴,击弦乐器,又称“洋琴”。其于亚、非、欧洲等国家、地区均有分布,被称为“世界性乐器”。扬琴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磨合,逐渐为人们所接纳,今已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员。清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为艺术各门类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持续发展,,可谓百花齐开、争奇斗艳。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戏曲、说唱、器乐演奏等更是攀上高峰,扬琴正是在此背景下迅速融入中华大地。故,清代是扬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扬琴并与民间艺术紧密结合,并得到广泛传播,在形制、演奏等方面都已出现明显的“华化”倾向。 本论文将从两个层面对清代扬琴进行研究。第一层面为清代扬琴之素描,由第一章“扬琴之来华”、第二章“清代扬琴形制考”、第三章为“扬琴与清代音乐”组成,其研究方面包括对中国扬琴来源、传入时间、路径进行考证,清代扬琴之各称谓之探析,清代扬琴之形制以及变迁分析,扬琴与清代音乐之结合状况考述,如对扬琴与清代曲艺、扬琴与清代民间乐队之关系进行论述等等。此层面为文章之主体部分,占据大量笔墨,以期能大致全面勾勒清代扬琴之基本发展状况。第二层面为清代扬琴发展成因探析,由第四章“扬琴华化之缘由”进行论述。这部分论述是对扬琴由传入乐器如何向民族乐器转型之缘由进行分析,主要从社会原因、民间接受及自身优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认为扬琴这一海外乐器在清朝时期已初步完成其向中国民族乐器之转型,这一转型是其“华化”之一大步,亦是中国扬琴发展之重要历史进程。
【关键词】:扬琴 清代 传入 形制 曲艺 器乐合奏 华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6
  • 一、选题依据8-9
  • 二、研究状况9-13
  •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四、本文的特征14-16
  • 第一章 扬琴之来华16-34
  • 第一节 扬琴之传入16-28
  • 1. 中国扬琴来源考16-19
  • 2. 扬琴传入之时间19-24
  • 3. 扬琴传入之路径24-28
  • 第二节 清代扬琴之称谓28-32
  • 1.“洋琴”之称谓28-29
  • 2.“瑶琴”之称谓29-31
  • 3.“铜琴”“铜弦琴”之称谓31-32
  • 本章小结32-34
  • 第二章 清代扬琴之形制34-46
  • 第一节 琴面形制34-37
  • 1. 琴面之形制35-37
  • 2. 琴面之变化37
  • 第二节 扬琴琴弦37-42
  • 1. 琴弦材料38-40
  • 2. 弦数变化40-42
  • 第三节 扬琴琴竹42-45
  • 1.琴竹材料42-43
  • 2.以竹击琴之因43-45
  • 本章小结45-46
  • 第三章 扬琴与清代音乐46-57
  • 第一节 扬琴与清代曲艺46-50
  • 1. 清代扬琴与琴书47-48
  • 2. 清代扬琴与扬州清曲48
  • 3. 清代扬琴与弹词48-50
  • 第二节 扬琴与清代器乐合奏50-55
  • 1.“管弦”乐队51-52
  • 2.“丝弦”合奏52-53
  • 3.“丝竹”之乐53-55
  • 本章小结55-57
  • 第四章 扬琴华化之缘由57-67
  • 第一节 扬琴与社会58-61
  • 1.社会音乐生活丰富58-59
  • 2.经济利于扬琴发展59-60
  • 3.交通促进扬琴传播60-61
  • 第二节 扬琴与民间61-63
  • 1.扎根于民间61-62
  • 2.职业化艺人62-63
  • 3.制造业繁荣63
  • 第三节 扬琴自身之优势63-66
  • 1.形制轻便64
  • 2.音色优势64-65
  • 3.易于上手65-66
  • 本章小结66-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7
  • 后记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迪;修海林;;来自美国阿拉斯加的清末中国扬琴(中)[J];乐器;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清代扬琴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43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