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成公亮古琴套曲《袍修罗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3 08:08

  本文关键词:成公亮古琴套曲《袍修罗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袍修罗兰》是台湾小说家愚溪先生原创的一本小说。本文的研究对象套曲《袍修罗兰》是我国著名琴家成公亮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根据愚溪同名小说创作而成的琴乐作品。这部套曲共分为《地》、《水》、《火》、《风》、《空》、《见》、《识》及《如来藏》八首分曲,琴曲通过对宇宙表象的“地”、“水”、“火”、“风”等“七象”的刻画来表达佛家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与顿悟,是一部具有宗教题材的琴乐。 本课题以套曲《袍修罗兰》为研究视角,从以下四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成公亮先生其人及他在古琴专门领域、古琴与佛乐领域、古琴与新音乐领域及除古琴以外的传统器乐领域方面的艺术成就,并侧重介绍他在古琴专门领域所达到的成就。接下三章分别从《袍修罗兰》的创作、演奏及美学内涵三个不同层次对《袍修罗兰》的音乐本体及所承载的音乐文化思想进行探讨。第一章《袍修罗兰》的创作侧重于研究成公亮先生的创作技法,笔者以各种图表形式归纳整理了《袍修罗兰》琴谱中所体现的创作思维。第二章《袍修罗兰》的演奏从乐音的呈示、音乐变化及成公亮的艺术修养来剖析琴乐中体现的细腻“成氏风格”。末章笔者将《袍修罗兰》的研究切入点上升到琴乐的美学层面,该部分通过对琴曲《袍修罗兰》的“度本体”、“心本体”及“乐本体”三个层次来探求其审美思想及维度。 目前学界暂无关于该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期以拙文能为整理成公亮在古琴领域的艺术成就提供一份资料,并丰富现代琴坛琴乐创作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成公亮 古琴 袍修罗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31;J6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1
  • 一、成公亮的生活经历7-9
  • 二、成公亮的艺术成就9-10
  • 三、选题缘由10-11
  • 第一章 《袍修罗兰》的创作11-35
  • 第一节 创作缘由12-13
  • 第二节 创作技法13-27
  • 一、《袍修罗兰》整体结构13-14
  • 二、《袍修罗兰》旋法形态14-27
  • 第三节 创作智慧27-35
  • 一、发展创新27-35
  • 第二章 《袍修罗兰》的演奏35-61
  • 第一节 乐音呈示是基础35-45
  • 一、声35-39
  • 二、音39-41
  • 三、韵41-44
  • 四、气44-45
  • 第二节 音乐变化是动力45-57
  • 一、音乐速度的变化46-48
  • 二、音乐力度的变化48-49
  • 三、音色色彩的变化49-57
  • 第三节 艺术修养是升华57-61
  • 第三章 《袍修罗兰》美学内涵的本体维度61-70
  • 第一节 从“度”本体看《袍修罗兰》之审美61-64
  • 第二节 从“心”本体看《袍修罗兰》之审美64-66
  • 第三节 从“乐”本体看《袍修罗兰》之审美66-70
  •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2
  • 附录一 成公亮所著古琴论文目录72-73
  • 附录二 成公亮古琴唱片简录73-74
  • 附录三 关于成公亮的两本专著74-76
  • 附录四 成公亮打谱成果简述76-78
  • 附录五 成公亮古琴与新音乐的交流78-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建华;古琴美学中的儒道佛思想[J];音乐研究;2002年02期

2 成公亮;打谱是什么?[J];音乐研究;1996年01期

3 成公亮;;古琴曲《龙朔操》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年03期

4 范晓峰;关于“音本体”和“乐本体”的几点思考——兼及音乐本质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4期

5 成公亮;;琴曲《明君》《沉思的旋律》题解[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4期

6 王干;追寻汉唐流韵──评成公亮的筝曲《伊梨河畔》[J];人民音乐;1995年02期

7 丁承运;吟猱指法类解[J];中国音乐;1984年03期

8 成公亮;琴曲《文王操》打谱后记[J];中国音乐学;1994年03期

9 成公亮;;张子谦先生在近现代琴史上的贡献[J];音乐爱好者;2009年02期

10 成公亮;;《琴课笔录》小引[J];音乐爱好者;2009年12期


  本文关键词:成公亮古琴套曲《袍修罗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46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