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02:11

  本文关键词: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苗族民歌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和劳动实践基础上创造、发展而形成的。苗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代书,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纯朴古拙的民歌。苗族民歌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刻地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心理、情感以及审美习惯等。苗族人民对苗族民歌富有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平时的日常生活,还是节日喜庆、走亲访友,苗族人们都善于通过唱苗歌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苗族民歌的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其演唱艺术也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特色,值得探索与深究。但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就苗歌的某一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工作还不是很充分,特别是对云南苗族民歌的演唱特色、技法等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且研究工作并不深入。 本文以云南昭通威信县双河乡的苗族民歌材料和民歌唱腔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及田野调查的科研方法,结合双河苗族民歌的谱例和歌唱,通过对双河乡苗族民歌音乐要素的分析,对云南苗族传统民歌的歌唱进行深入研究,从民族音乐学及演唱技巧等方面来探究云南苗族民歌的歌唱技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探究云南昭通威信县双河乡的苗族民歌的歌唱技法,并对其发声技法和特色唱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的历史渊源和分类,从总体上把握双河苗族民歌的特点;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双河乡苗族民歌的音乐特征、发声技法和特色唱法方面着重研究和分析双河苗族民歌的歌唱技法,最后,将结合笔者所学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对苗族民歌的歌唱技巧提出一些理论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双河苗族 苗族民歌 唱腔技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32.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论8-11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8
  • (二) 研究现状8-9
  • (三) 内容概要9-11
  • 二、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的历史渊源和分类11-17
  • (一) 人文历史因素11-12
  • (二) 自然生态环境12-13
  • (三) 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类型13-17
  • 三、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的音乐特征17-22
  • (一) 苗歌的曲式结构特征17-19
  • (二) 苗歌的调式特征19-20
  • (三) 苗歌的旋律和音程特征20-21
  • (四) 苗歌的节拍节奏特征21-22
  • 四、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发声技法22-29
  • (一) 发声22-23
  • (二) 气息23-25
  • (三) 共鸣25-27
  • (四) 咬字吐字27-29
  • 五、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特色唱法分析29-37
  • (一) 高腔唱法29-30
  • (二) 平腔唱法30-31
  • (三) 滑音唱法31-33
  • (四) 直音唱法33-34
  • (五) 倚音唱法34-35
  • (六) 哭音唱法35-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一:谱例41-45
  • 附录二:采风照片45-46
  • 致谢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莉;;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2 周雪;;论俄罗斯歌曲《黑眼睛》的呼吸运用及情感表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崔善子;;黔东南苗族民歌探析——以“飞歌”为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张艳林;;传统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价值和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刘玉亭;朱玲;;全国青歌赛四种唱法命名及曲目规定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康国晶;;“松”与“紧”的辩证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8 周亚丽;;新疆伊犁海努克乡维吾尔族婚俗及其仪式歌“月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王雯;;浅谈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孟姜女》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李磊;;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志芬;;云南省建水县民族民间歌曲的人类学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彭华;;苗族“滚山珠”的社会生境及变迁与保护[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史yN琳;;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5 骆彤;;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何方[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解超颖;;普通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刍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志勇;;文化生态理论下黔东南苗族斗牛文化发展[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海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戈宁;东北民歌女性角色演绎的“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51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