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被发明的传统——广东音乐发展历程及兴衰动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07 10:02

  本文关键词:被发明的传统——广东音乐发展历程及兴衰动因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广东音乐 民间音乐 传统 传统的发明 大众文化


【摘要】:关于广东音乐是否为传统民间器乐的问题,在学界早有争议。以吕文成为代表的广东音乐家群体把当地传统弦索"发展"和"推新"成为后来人们所说的"广东音乐",作为地方民间音乐文化"局内人",他们的音乐实践并非为了发明或创立一个新的传统,"广东音乐"的定名和成为所谓中国最年轻的一个"传统"乐种,实为后来者及"局外人"对它的定位和看法,这是被发明的"传统"。英国人类学家霍布斯鲍姆关于"传统的发明"的理论为我们分析这一现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我们解答广东音乐因何迅速崛起而又突然陷落,以及广东音乐发展历史的辨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艺术教育中心;
【关键词】广东音乐 民间音乐 传统 传统的发明 大众文化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广东音乐被学界称为我国最年轻的传统乐种,虽为乐种,但从其独立成型、崛起到式微的过程也不过百年。那么,什么原因促使广东音乐迅速崛起而又迅速衰落?个中缘由,只能到广东音乐本身发展的历程及历史背景中寻找蛛丝马迹。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新生19世纪末叶至20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冠群;;并非如此悠久的传统[J];读书;2009年02期

2 欧初;;逐步把广东音乐推向世界[J];南国红豆;2004年02期

3 周海宏;危机中的抉择——对改造、发展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1989年01期

4 乔建中;浅议民俗音乐研究[J];人民音乐;1991年07期

5 万钟如;;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J];人民音乐;2012年03期

6 音协广东分会评论组;谈当前“广东音乐”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人民音乐;1964年Z1期

7 ;广东音乐简介[J];人民音乐;1978年01期

8 黄锦培;;论《广东音乐》的兴替[J];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9 费师逊;;星海时代性的文化透析兼及广东音乐问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黄日进;;广东音乐之称谓[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诚;“广东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侯晓霞;;八十四调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赖骏楠;;建构中华法系——学说、民族主义与话语实践(1900—1949)[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马昕;高山流水韵依依——山东筝派、武林筝派《高山流水》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吴银玲;;1780年以后欧洲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读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与民族主义》[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4期

8 石新竹;;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理解与演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9 姚颖;;略论清代北京的说唱艺人[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10 龙庆凤;王一波;;苗族“鼓舞”文化与苗族“鼓会制”社会[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志斌;;从革命民族主义到超越民族主义——利比亚现代化的跃迁[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陈应时;;论敦煌乐谱中的西域古曲[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3 郭辉;;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与国家观念的传播[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婷;王中山筝乐艺术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亮;曹东扶古筝艺术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欢;传承古韵载新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彩琼;越南文字的变迁与民族意识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杨璇;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社的动态传承与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章菡;浅析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涛;;“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J];史林;2008年05期

2 修海林;关于中国音乐“双文化”现象的若干思考[J];音乐研究;1993年04期

3 周海宏;危机中的抉择——对改造、发展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1989年01期

4 乔建中;浅议民俗音乐研究[J];人民音乐;1991年07期

5 叶林;;论广东音乐的人文精神[J];人民音乐;2007年06期

6 涵子;世纪末的沉思——田青谈中国民族器乐的“第三种模式”[J];人民音乐;1997年11期

7 岳志文;广东音乐是“小家碧玉”吗?——在世纪末看广东音乐的走向兼与田青商榷[J];人民音乐;1998年04期

8 郑杭生;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2期

9 宋瑾;;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汤亚汀;;后现代语境与中国声音景观断想——兼及“新格罗夫”条目“音乐人类学:当代问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诚;“广东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阮弘;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嬗变同异概观[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3 惠敏;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铭道;国外的音乐学写作[J];中国音乐;2003年02期

2 陈自明;亚洲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印度、中国、菲律宾音乐现状的比较研究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宋瑾;后殖民批评语境中的音乐发展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阿多诺·辛普森,李强;论流行音乐(上)[J];视听界;2005年03期

5 何晓兵;;音乐艺术的文化属性——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分析(之三)[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6 王新;;马丁·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及其历史意义[J];音乐研究;2009年05期

7 杰夫·泰顿;张伯瑜;王先艳;;音乐及其可持续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瞿小松;;音乐纵横——我所希望并能给予的[J];人民音乐;2010年10期

9 何婷婷;;阿昌族音乐现状调查[J];音乐创作;2013年02期

10 吕骥;;音乐科学研究工作必须随着社会主义音乐艺术向前跃进![J];音乐研究;195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沙尔萨音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吴兴德;赵延君;;关于中西音乐传统之差异的初步比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音乐引言[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闫路迅;;宝鸡察^衾諿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王珉;;美国印第安人音乐的“印第安融合主义”和“泛印第安主义”[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宋湛江;;承德寺庙音乐的六大流派[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戈;音乐与乐感[N];福建日报;2001年

2 梁雷;借音乐提问[N];音乐周报;2001年

3 章红艳;坚守传统音乐的信念和品质[N];文艺报;2011年

4 记者 孙行之 见习记者 邱妍;中国音乐走出去之惑[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肖静芳;国内外专家为音乐多样性“会诊”[N];中国民族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申志远;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N];哈尔滨日报;2006年

7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董鸿扬;音乐,足以感动人的善心[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谭湘竹;建人才摇篮 聚音乐知音[N];黑龙江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斯敏 尕玛多吉 本报通讯员 王力可;藏地音乐:期待“明天会更好”[N];光明日报;2012年

10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嘉言;如何面对古典音乐传统?[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2 朱宁宁;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杨琼;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孟;都市的音乐时光[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毛羿力;《音乐的文化研究》译文及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臧权华;音乐期刊的受众定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阿迪娜·亚克甫;北京维吾尔音乐人的演艺生活与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董晶;论流行音乐世俗转向的原因及合理性[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曼;“语言尽头”的中国文人音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彭玮;春秋战国时音乐生产概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吕彬;湘西南会同县苗寨村音乐生活模式考察报告[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9 张梁;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10 陈乾;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本文编号:529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29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