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梅戏音乐伴奏发展的三个阶段
本文关键词:论黄梅戏音乐伴奏发展的三个阶段
【摘要】:黄梅戏发展至今,已成为在全国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种,这与黄梅戏音乐是分不开的。黄梅戏音乐质朴、优美、婉转,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精华。本文就黄梅戏音乐伴奏的三个发展阶段,从伴奏形式、演出情况、社会背景和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黄冈师范学院;
【关键词】: 黄梅戏 音乐伴奏 发展阶段
【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湖北黄梅戏研究”,项目编号:12DB06 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d118 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黄梅戏艺术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黄梅戏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在全国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种,深受人们喜爱,这与黄梅戏音乐是分不开的。黄梅戏音乐质朴、优美、婉转,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精华。黄梅戏音乐是由唱腔和器乐伴奏两大部分组成的,本文就黄梅戏音乐伴奏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忠;;浅谈二胡在黄梅戏音乐伴奏中的运用[J];黄梅戏艺术;2006年02期
2 施文楠;黄梅戏音乐在新世纪中的趋向[J];黄梅戏艺术;1997年03期
3 刘正国;关于“筹”进入黄梅戏早期班社文场一段史实的考访实录[J];中国音乐学;1998年01期
4 冯光钰;求新、嬗变——黄梅戏音乐的灵魂——从黄梅戏《徽州女人》的音乐谈起[J];人民音乐;2003年10期
5 何晨亮;黄梅戏主胡演奏之我见[J];文化时空;2003年11期
6 徐锵;;简论黄梅戏乐队的发展[J];黄梅戏艺术;2005年04期
7 范江;徐锵;;山青水秀欢乐多[J];广播歌选;2010年02期
8 童桦;谈黄梅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J];黄梅戏艺术;2003年03期
9 ;1999年1—4期(总第64—67期)总目录[J];黄梅戏艺术;1999年04期
10 董翌;;浅析黄梅戏音乐发展历程[J];黄梅戏艺术;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立新;;试论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殊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2 陈炜;;谈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袁伟;;舞蹈教学的美感氛围教学法[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杜青青;;谈音乐治疗学在日本的发展现状[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董晓红;;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阶段分析回顾[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萍芳;风景这边独好[N];中国矿业报;2002年
2 何合浓;凸显剧种的风格特色[N];安徽日报;2006年
3 记者 张茜 实习生 李亚静;“群星奖”音乐决赛昨晚首场角逐[N];三峡日报;2007年
4 田雅丽;中国音乐剧民族化初探[N];安徽日报;2006年
5 李菊;凝固在青铜萨满铃里的乐章[N];吉林日报;2005年
6 谢冲;音乐并非主导舞蹈的灵魂[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精耕;《回民湾》音乐创作的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记者 刘纯友;新年音乐会奏响黄梅曲[N];安徽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张瑾 郑大中;婺源傩舞:续写远古的神话[N];上饶日报;2006年
10 祝贵起 作者单位:菏泽市艺术馆;戏曲音乐唱腔改革试探[N];菏泽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宋丹;黄梅戏男腔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2 苗莉;黄梅戏行腔在民歌演唱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刘葳;地方戏曲情系民歌[D];兰州大学;2012年
4 沈洁;黄梅采茶戏与黄梅戏的主要唱腔的音乐比较[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5 薛业浩;黄梅戏之花腔小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芸;中国民族钢琴音乐刍议[D];山西大学;2008年
7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罗静;中国美声唱法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鸾;南京甘家大院的音乐故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孙晨;中国传统唱论的历史观照及其现实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05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0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