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艺术歌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6:36
本文关键词:马勒艺术歌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勒 艺术歌曲 题材内容 技法特点 实践应用
【摘要】: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Mahler,1860.7.7一1911.5.18)是十九世纪末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以交响曲和艺术歌曲为主,他的45首艺术歌曲是德奥艺术歌曲领域中的瑰宝,主要包括1880年创作的早期的三首作品,1883—1884年的声乐套曲《青年漫游之歌》,以及1888—1901年取材于阿宁姆和布伦塔诺编选的德国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另外还有1901年创作的《五首吕克特诗歌》,1901—1904年用吕克特的诗为女低音谱写的声乐套曲《亡儿悼歌》以及其他一些独唱歌曲。艺术歌曲的创作贯穿了马勒的一生,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一个作曲家由年轻时的激情澎湃到阅尽人间的沧桑,直至最后精神得到净化这样一个生命历程。 本文以马勒全部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了马勒生平和艺术歌曲概况之后,分三章对其艺术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章《马勒艺术歌曲的题材特点》集中探讨了马勒艺术歌曲的题材问题,认为他的艺术歌曲主要包括“爱情”、“死亡”、“宗教与哲学”三大主题; 第二章《马勒艺术歌曲的技法特点》主要讨论了作曲技法方面的若干问题,包括“旋律外形及其发展手法”、“调性布局及特点”、“曲式类型及特点”和“伴奏部分技法特点”四个方面。 第三章《马勒艺术歌曲的实践应用》中首先总结了演唱马勒艺术歌曲的重要意义,然后从演唱和教学两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把握马勒艺术歌曲自身的特点和演唱技巧上的几大要点,以及如何因人选曲,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声乐技巧等问题。 结论整体概括了马勒艺术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马勒 艺术歌曲 题材内容 技法特点 实践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4
- 一、马勒生平8
- 二、马勒艺术歌曲概述8-11
- 三、选题原因及意义11-14
- 第一章 马勒艺术歌曲的题材特点14-34
- 第一节 爱情的神圣15-24
- 一、约瑟芬与早期三首歌曲15-18
- 二、翰娜·里希特与《青年漫游之歌》18-22
- 三、阿尔玛·申德勒与《我呼吸着菩提树的芳香》、《假如爱是为了美丽》22-24
- 第二节 生而何为,,死而何往——《亡儿悼歌》24-29
- 第三节 艺术与人生的完美结合——宗教与哲学29-34
- 一、《号角》中的信仰:《三位天使唱着一支甜美的歌》、《原始之光》30-32
- 二、《半夜里》的色彩32
- 三、音乐哲学的抒情高峰《我是世界上迷途的人》32-34
- 第二章 马勒艺术歌曲的技法特点34-85
- 第一节 旋律外形及发展手法34-47
- 一、多样性呈现的旋律外形34-40
- 二、丰富的旋律发展手法40-47
- 第二节 调性布局及特点47-53
- 一、关于调性开放50-51
- 二、关于调性布局的复杂性51-53
- 第三节 曲式类型及特点53-57
- 一、主要曲式类型53-54
- 二、变体和边缘曲式类型54-56
- 三、曲式整体特点56-57
- 第四节 伴奏部分技法特点57-85
- 一、伴奏的织体特点57-68
- 二、乐队伴奏的配器特点68-71
- 三、伴奏部分的功能71-79
- 四、伴奏与人声的关系79-85
- 第三章 马勒艺术歌曲的实践应用85-106
- 第一节 如何学习演唱马勒艺术歌曲85-90
- 一、把握马勒艺术歌曲的整体特点85
- 二、演唱马勒艺术歌曲的技术要点85-90
- 第二节 马勒艺术歌曲在教学中的应用90-106
- 一、演唱马勒艺术歌曲的重要意义90-91
- 二、学习马勒艺术歌曲的几大难点91-98
- 三、马勒艺术歌曲的曲目选择及作用98-106
- 结语106-109
- 参考文献109-114
- 后记114-11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静;;歌曲创作中的“器乐化”思维[J];人民音乐;201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丽婕;马勒声乐套曲《吕克特之歌》演唱风格探索[D];四川音乐学院;2011年
2 李昕;中西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写作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3 路yN;马勒声乐套曲《漂泊艺徒之歌》钢琴伴奏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5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0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