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拉赫玛尼诺夫两部钢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7-09-04 22:45

  本文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两部钢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 创作 演奏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钢琴作品。前者结构深广,织体密集,同时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多变的色彩,是一部很有音乐深度和技术难度的作品;后者因其明确清新的独特风格,戏剧性的音乐张力和刺激的节奏感,而备受人们欢迎。比较两部作品在创作和演奏风格上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拉氏钢琴作品特点的准确理解。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 创作 演奏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的五首钢琴协奏曲,以《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或称第五号钢琴协奏曲)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它们不仅篇幅宏大,技术复杂演奏难度高,也不乏优美歌唱的旋律,具有激情澎湃富于深度的音乐感染力,因之成为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蜀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与演奏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熊旭;;贝多芬《月光》第三乐章演奏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杨扬;;浅谈钢琴学习中的手指练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胡欣婷;;全面的音乐素质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王卉;;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兼论德彪西钢琴作品的主要创作手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张薇;;一轮明月 两种情感——评析《平湖秋月》与《二泉映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石娟;论内心歌唱与钢琴演奏[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李宗芝;;浅谈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演奏技巧及情感表达[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9 董云秋;;肖邦练习曲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09年07期

10 李丹;;钢琴教学中歌唱性的培养[J];北方音乐;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余小信;;钢琴学习的“启智”功能何以真正体现[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建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林正梅;20世纪50--80年代中韩钢琴作品创作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颢莹;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多元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晶;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麻蕾;唯物辩证法在钢琴教学与演奏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曦;论由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与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荣;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卓;积极品质对钢琴成绩的影响及教学中的培养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滕丽民;新疆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译文;;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No.4)钢琴曲赏析[J];大家;2011年04期

2 朴阳;;忧伤与顽强的斗争——刍议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3 ;孔祥东琴祭范大雷[J];小演奏家;2003年04期

4 李吉提;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看奏鸣曲式的某些发展变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5 张洹浩;;《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赏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1期

6 叶志超;最后的浪漫 永远的迷醉——霍洛维兹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J];视听技术;1996年10期

7 钱仁平;美,从来与忧伤同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J];音乐爱好者;1997年01期

8 杨凡;;论拉赫玛尼诺夫《~#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刘一心;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与风格特性[J];艺术百家;2002年01期

10 ;明亮的俄罗斯忧伤——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J];音响技术;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渌洋;评王羽佳最新拉赫玛尼诺夫专辑[N];音乐周报;2011年

2 记者 刁艳;毕聪与中国爱乐协奏“拉钢二”[N];音乐周报;2009年

3 特派记者 邢晓芳;12场精彩音乐会获观众和媒体称赞[N];文汇报;2009年

4 景作人;沈音大连校区交响乐团初试啼声[N];音乐周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施雪钧;阿什肯纳齐 音乐界已变成国际性世界[N];文汇报;2010年

6 特派记者 伍斌;上交首演加拿大获“高分”[N];解放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杰;为生命谱写最壮丽的赞歌[N];音乐生活报;2010年

8 寇永春;清香妙动山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房巍;深圳艺校首开原创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紫茵;如火的激情 似水的柔曼[N];音乐周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袁昱;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6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默也;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风格特色与演绎的探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薛青;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结构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3 孙健;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及演奏技巧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金苑;绚烂的里程碑[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5 孟晓;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梅芳;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军;孙文明的二胡音乐创作与演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非;根系传统 立足时代[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9 周寒千;当代二胡音乐创作发展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晓菡;泱泱大汉 悠悠国魂[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794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94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